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研究
(自贡市人民政府第一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富顺县永年镇中心小学校
完 成 人:肖雪梅 马 英 金远见 钟德清 刘凤礼 张 磊
成果来源:2014年富顺县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2011年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以来,我校就创建了乡村少年宫,少年宫对于学生来说,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的面貌有何变化,我们决定开展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研究,通过研究,我们的成果解决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综合素质发展低的问题;解决了教师专业发展慢的问题;解决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活动无教材、无师资、无课程的问题,本课题的成果找到了解决“三无”问题的方法开展活动机制不健全、策略单一、活动效益低下的问题。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
1.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属于无学科却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教育。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和开发课程资源,设计实践活动,并开展活动。
2.乡村学校少年宫实践活动是实现学生课内外知识的互补和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二)操作成果
1.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开展的四原则
(1)趣味性:学生们根据相同的的兴趣特长,打破班级、年级界限报名参加自己喜爱的社团,锻炼自我,尽展个性风采。
(2)灵活性: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团活动课程安排在课余,周末班、寒暑假班,学生参加社团的时间上可以自由选择。
(3)实践性: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学习创造了丰富的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
(4)教育性:乡村学校少年开展的活动,要从对学生个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影响出发进行规划和实施。
2.建立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行机制
(1)建立“三级式”管理体系
学校层面 教师层面 学生层面
(2)健全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各项管理制度
3.开设三类活动
(1)社团活动
文化艺术社团:每周开展一次文学欣赏、写作指导、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活动,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艺术素质。
体育运动社团: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阵地,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为宗旨,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通过参加田径、球类、棋艺等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项目,培养孩子勇敢坚强的意志、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健康的体魄。
游艺娱乐社团:组织开展孩子喜闻乐见、身心快乐的游戏活动,因地制宜地建立多种游艺设施,让孩子在自己的团体中愉快地玩乐,丰富他们的假日文化生活。
心理健康社团: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建立心理咨询室,每周三下午课间开放。
科技创新社团:每周开展一次创意或创新活动,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设计不同创新项目,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创新项目参与活动,设立多类创新项目。
(2)特色活动
①书法教育:教育学生继承软笔书法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②谜语识字教学:充分利用校本教材《中小学生谜语识字手册》(此书已在全国公开发行),进行谜语识字教学。
③农耕文化教育:在校外保和寨专门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农耕文化教育。每周组织学生去实践基地进行劳动实践。
(3)节日活动
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合重大节日,如民族传统节日、纪念日、艺术节以及学校自定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春游、秋游等,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节日活动。
(三)物化成果
1.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中小学生谜语识字手册》,此书由我校教师邹文功主编,内容包括现代汉语常用字、次常用字笔画顺序检字索引,中小学谜语识字正文,附录:“谜语识字教学法”初探、谜语识字二十法、谜语识字续探、谜语识字拉杂谈等。
2.四川省富顺县教育局联合北京市朝阳区诗书画研究会,由富顺县明均印务有限公司于2017年出版了百名师生书法集《富苑翰苗》。
3.编辑了《永年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团优秀论文集》《永年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团优秀教案集》。
三、成果创新点
(一)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经过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大多数学生喜欢上了社团活动。
(二)促使社团活动多样化
在以前活动的基础上,现在学校少年宫社团活动更加多样化了,新增有:扎染社团、武术社团、芭蕾舞社团、竖笛社团、二胡社团、电子琴社团等。
四、成果效果
(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1.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
随着乐于参与乡村学校少年宫学生人数的增加,社团数目逐年增加,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获奖逐年增多。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通过参加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意识,社会实践能力,身体素质等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发展教师专业
1.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
多数教师在社团活动过程中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
2.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外聘教师中有中国武术协会会员牟强,国家二级教师、三级裁判何欢,四川省非遗传承人朱丽娅等,使得校内教师跟社团的学生一起接受了专业的培训。教师能展示一堂有研究价值的社团公开课,课堂上灵活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三)学校得到特色发展
课题的有效开展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老师们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成功。校园浸润着书香,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特色乡村学校的显现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学校也获得了长远的发展。
五、问题与研究
1.现在的一些社团活动依赖于外聘教师,如果没有了外聘教师,有些社团活动能否继续开展。
2.学生参加了社团活动,没有认真学习,怎样去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撰稿人:肖雪梅
审稿人:廖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