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三先情趣课堂”教学策略
(自贡市人民政府第一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富顺县东湖小学
完 成 人:舒昌勇 李玉兰 陈扬会 易秀兰 周银芬 黄家英
成果来源:2014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富顺县东湖小学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学生行为习惯总体偏差,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教学质量不高。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学校成立“三先情趣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研究组,结合实际开展符合校本特色的教学策略研究,促进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
课堂教学以“三先情趣”为导向,保证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做到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
(二)操作成果
课题组总结出了创设“三先情趣课堂”的“231”策略。“2”即创设情趣的策略和让学生先学的策略; “3”即三种不同课型下让“学生先学”的基本操作流程, “1”即一个评价标准。
1.“2个策略”
(1)情趣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建立师生、生生情感纽带、拓展学习内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灵活调控课堂的方式,解决传统课堂机械、呆板、沉闷、枯燥等问题,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使数学课堂充满灵性与欢乐,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主要包括“师生建立情感纽带”“因地制宜拓展学习内容”“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灵活调控课堂生成”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2)“三先”策略
学生先通过自学,把学到的知识、方法、收获等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困惑,达成小组共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小组学习达成的共识,分别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教师在学生汇报展示后,结合自学和互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归纳和整理,总结提升,最后组织学习评价。操作图示如下:

2.“3种课型”操作流程
课题组通过研究,构建了“三先情趣课堂”理念下三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的“四步六环节”课堂操作流程。
新授课——“四步六环节”操作流程

复习课——“六环节复习法”操作流程

讲评课——“六环节讲评法”操作流程

3.一个评价标准
构建《“三先情趣”数学教学评价表》进行量化评价,促进教师课改理念的落实,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实施,确保课堂充满情趣,课堂效益明显提高。附评价标准图片:

(三)物化成果:“两集一录”
1.《“三先情趣课堂”导航案集》和《“三先情趣课堂”论文集》
编撰了东湖小学《“三先情趣”课堂导航案集》,覆盖了小学数学85%以上的教学内容。鼓励数学教师和课题组研究人员积极撰写数学经验文章和论文,参与各级各类评比,汇编为《“三先情趣课堂”论文集》。
2.《“三先情趣课堂”课堂实录》
课题组教师多次执教模式研讨课、示范课,学校数学组教师执教了教学模式尝试课、应用课,并录制了课堂实录,刻盘保存,为今后的课题成果推广提供了视频素材。
三、成果创新点
(一)从研究的视角看具有创新性
通过创设“情趣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情味和趣味,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益。
(二)从操作的方法看具有创新性
提炼总结出“3”种课型下的“学生先学”的“三先”基本操作流程,即体现先“自学”后组内“交流”,先“互学”后达成“共识”,先“展学”后教师“点拨”的教学模式。
(三)从课堂的评价看具有创新性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三先情趣课堂”评价标准,从课堂是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否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三先”教育理念、是否开展激“情”引“趣”的调控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四、成果效果
(一)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课题研究实施,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机会,学习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高。他们在在自学中会学中质疑,小组活动中能深入交流,在课堂展示中能自信表达,在表达中能理性答辩,为数学课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二)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
教师实现观念转变,从只关心学生成绩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科研意识、教改意识增强,激活教师内驱力,教师更加积极向上、自信发展;教师科研能力增强,教师逐步呈现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态势,课题研究带动涌现出一批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学科带头教师。
(三)促进学校品味特色得到全面发展
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助推了学校实现品位特色发展。2015年8月东湖小学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被县教育局评为均衡教育发展先进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课程改革先进学校”。
五、问题与思考
1.课题研究带动了绝大多数教师,但对极个别教师触动不大,在“三先情趣课堂”操作流程的应用上还没能彻底解放思想,迈出新的步伐。
2.在学生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应更为深入地关注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拓展合作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撰稿人:舒昌勇
审稿人:傅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