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
(自贡市人民政府第一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富顺第二中学校
完 成 人:刘 华 周登元 羊云清 袁道建 杨 芳 罗交交
成果来源:2014年度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一)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德育薄弱问题
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出:“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课、德育活动课等比较,是最经常、最丰富、最有效、最现实和最活跃的一种形式。但深受升学压力影响的高中学科教学,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德育薄弱。
(二)生物教学中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待落实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具体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但从现行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看,知识目标落实较好,能力目标次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度最低。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就是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教学过程的灵魂的尝试,为情感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发展
高中生身体迅速发育,已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心理上正处于脱离父母的心理断乳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而情感上由外显变为内隐,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件的能力逐步发展,其认知范围、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得他们对人生、对社会有了初步的思考。这一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生物学科中蕴含丰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素材,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向未来,书写人生。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
1.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情感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意志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两者内容上相似,方法上接近,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2.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显性化。将高中生物教材中隐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显性化。课题组依据目标体系,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和辩证唯物主义相关文献,明确了学科知识点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系统化。将高中生物教材中散布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系统化。课题组依据生物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总结出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五大观点,构建了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
(3)常态化。使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由随意性、偶然性走向常态化。课题组通过研究构建了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形成了操作策略,积累了许多可借鉴的教学案列和活动案例。
(二)操作成果
1.构建了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目标体系
课题组确定的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目标体系,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情感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意志教育三个层面,三者的逻辑关系是: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是基础,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情感是保障,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意志是目的。
2.梳理了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
(1)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教育体系
依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唯物辩证法的特点,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课题组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教育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生命的物质性、生命世界的普遍联系、生命世界的对立统一、生命物质的发展和运动、生物实验中的认识论。
(2)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情感教育体系
在高中生物所学习的生物知识中处处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情感教育内容。通过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家的故事、生物科学发展史、科学家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通过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去尝试自主探究实践,在此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3)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意志教育体系
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后,还需要导之以行,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十分重视实践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让他们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唯物辩证的的思维习惯,在对待学习和生活时,能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正确判断,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3.形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
(1)与“思考与讨论”相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融于无形。
(2)与“资料分析”相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导有痕。
(3)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落实有效。
(4)与“科学探究”相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彰显魅力。
三、成果的创新点
(一)构建了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操作体系
课题组以“认知是基础、情感是保障、意志是目的”为逻辑主线,构建了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有机结合的策略。
(二)凸显了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学校德育最有效的途径,高中生物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凸显出了显性化、常态化和系统化的特点。
(三)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为其他学科实施德育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四、成果效益
(一)学生层面
(1)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认识。
(2)学生初步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3)学生初步养成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教师层面
(1)增强了教师在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意识。
(2)提高了教师在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能力。
(3)提升了教师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学校层面
(1)树立了学科德育的榜样。
(2)完善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和内容。
五、问题与思考
这次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因为高考的压力、课时的紧张,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不会在课堂上实施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这样,我们提倡的“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和过程之中”的要求很难达到,也与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相背离。因此,高度重视学科德育工作,从不同渠道去探索德育的方法,是为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确保高质量实现学科素养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
撰稿人:刘华
审核人: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