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市政府第一届(2018年) >> 浏览文章

运用课堂观察促进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4年10月0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运用课堂观察促进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

(自贡市人民政府第一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富顺第二中学校

完 成  人:陈  刚 周玉良 刘  灵 王  坚 吴本刚

成果来源:2012 年度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重点课题

 

一、成果背景

(一)教育改革呼唤教师专业化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所指出的:“为组织适应未来的教育,我们需要有新型的教师。”面对着这一迫切的现实需求,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 的重要途径。

(二)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问题亟需解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课改下部分中学历史教师的历史观、历史课程观、历史课程资源观、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等观念陈旧,知识面狭窄;在常规教学教研活动中,听课目的不明确、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观察不得要 领、课后反思抓不住重点,集体研修不深入,听评课效率低下等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频现,需要通过研究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课堂观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研究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场所,蕴涵着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要素。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能够为课堂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成为推进课程改革、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性成果

1.课堂观察应“因学科制宜”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要与不同的学科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好作用。中学历史课堂观察应遵行科学的原则”,抓住关键的着力点,使用切合历史学科实际的观察量表,并对观察记录进行总结、分析和反思,才能更好地改善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专业化发展应遵循科学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课堂观察及分析总结,可以认识到教师、特别是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需要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做到教学过程环节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真正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这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实践性成果

1.探索出符合中学历史学科特点的“534”课堂观察策略

(1)中学历史课堂观察应遵行的原则,即“5原则”

专业性原则。依据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从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九个维度进行观察。

主体性原则。课堂观察以学生为主体,兼顾教师主导,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保证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发展性原则。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观察学的行为、教的行为,以激励师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开放性原则。将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结合起来,力求最大限度地逼近师生教与学的真实状态和课堂的全貌。

⑤实践性原则。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实际,确定观察点,以便运用和推广。

(2)中学历史课堂观察的着力点,即“3观察”

①观察教师的主导作用

A.观察课堂教学设计

B.观察教学资源的利用

C.观察教学情景的创设

D.观察课堂教学调控能力

②观察学生的主体地位

③观察课堂氛围

(4)中学历史课堂观察的系统反思,即“4反思”

①反思教学目标:

②反思教学内容:

③反思教学过程:

④反思教学效果:

2.探索出促进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六位一体”教师发展策略

(1)夯实一个基础——自主研修

(2)选取一种途径——实践反思

(3)形成一种思维——科研意识

(4)用好一种办法——同伴互助

(5)完善一项管理——成长档案

(6)搭建一个平台——活动引领

3.形成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411”课堂教学模式

(三)物化成果

1.开发出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9维度”课堂观察量表

2.自贡市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查报告

3.教师教学案例集(教学设计、典型课例)

4.教师教学论文集(论文、教学反思、教育叙事)

5.教师成长案例集(个案研究)

6.地方课程《行走的天车》

7.校本教材《乡土历史读本》

8.校本资料《“411”教学模式导学案(历史)》

三、成果创新点

1.研究主体的创新。已有的研究主体主要是专业研究人员,而本课题的研究主体主要是学科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

2.研究方向的创新。已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课堂观察技术,而本课题更侧重于课堂观察实践,即一线教师在研究人员参与下通过课堂观察实践促进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专业的发展。

3.研究效益的创新。本课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为主要的理论依据,以课堂观察为抓手,充分考虑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通过对教学情境、师生会话、生生合作的观察,发现、提炼、研究、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习惯,通过研究和解决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监控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成果效果

该课题的研究主要是自贡市参加课题组的老师长期历史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以及对当前历史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市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课题的研究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思考的深度、广度,有些方面的探索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实用性。课题的研究成果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五、问题与思考

课题研究中,我们重视了过程研究,应该说过程是详实的,也是真实的,但我们及时总结得还不够,多数只是阐述了我们的做法,专业的理论水平还比较欠缺。另外课题的实验成果提炼得还不够,成果推广主要还局限于本市范围,对于更大范围的推广主动性还不够,若能将实验成果推广面扩大一些,那就更能起到较好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撰稿人:周玉良

审核人:陈   刚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