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12”策略
(自贡市政府第一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四川省荣县第一中学校
完 成 人:张龙林 邓建华 应小玉 范艺娟 胡涛
成果来源:“爱国主义教育”维度进行生物教学中德育的实践.
一、成果背景
(一)研究背景
1.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各种纲领性文件的要求
2.基于本地本校高中生物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研的结果
3.基于学科德育教育体系完善的需求
(二)解决问题
1.解决了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缺少专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内容体系的问题。
2.解决了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实施途径的问题。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认识成果:
1.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生物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2.高中生物学科具有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科优势。
3.高中生物学科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要从三个层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即:认知爱国领域是基础、养成爱国情感是核心、践行爱国意志是升华。
(二)操作成果:初步形成了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12”策略
1.“1”指搭建了一个载体,即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
2.“2”指总结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两条途径——课堂渗透、活动引领。
(1)课堂渗透:即在课堂教学中寻求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通过讲解、材料自学、观看视屏、讨论等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认知爱国主义领域,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爱国意识。我们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确定了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课堂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四个基本环节,即内容、思路、方法与反馈。
(2)活动引领: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通过六个方面的爱国主义专题教育内容,开展一系列践行爱国意志的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实践研究,课题组总结出课内外活动的设计原则、形式、内容和流程。
(三)物化成果
1.形成一本《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研究》参考手册
(1)第一部分:课题结题报告
(2)第二部分:课题成果鉴定书
(3)第三部分:课题检测报告
(4)第四部分:课题工作报告
(5)第五部分:高中生物学科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
(6)第六部分:课题研究教学案例集合
(7)第七部分:课题研究调查报告集合
(8)第八部分:课题活动案例选编
(9)第九部分:课题论文选编
2.形成四本校本教材
(1)《自贡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制宣传》
(2)《我国常见外来物种防控手册》
(3)《荣县一中校园植物集锦》
(4)《传统食品的制作》
3.形成了一套教学光盘
《大家·我国生物科学家的故事》
三.成果的创新点
1. 立德树人
2.细化高中生物学科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3.探索高中生物学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
四、成果效果
(一)成果实效
1.学生层面
运用课题组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实施途径,通过历时3年多的实践检验,我们发现,学生对爱国领域认知更加准确、合理,爱国情感得到升华,爱国行为意识得到加强,爱国意志更加坚定,参与活动主动性也大大的增强。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蕴含报效国家的使命感增强。
2.教师层面
研究促进教师爱国主义教学观的形成,通过参与研究,教师们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实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在教学中积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伴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参研教师的个人综合素养也得以提升。
3.学校层面
课题研究的良好效果带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的研究也带动了全校教师观念的转变,化学、物理等学科也纷纷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开始了探索与实践。
4、社会层面
课题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如“自贡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制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让社会群众感受到了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社会爱国主义教育普及的重要性。这些活动受到了荣县政府网站和学校网站的大力报
(二)推广情况
本课题研究成果在荣县一中,荣县中学、荣县玉章中学校推广应用。本课题也在全市生物研讨会上推广宣传,效果较好。广大生物教师积极关注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学生积极参与多个层面爱国的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了学生的投身国家建设责任感。
五 问题与思考
1.课堂实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但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所涉及的课时、场地、以及同哪些学校行政部门、什么样的活动结合起来开展,还值得进一步研究落实。
2.检验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的策略还不够完善,值得进一步思考。
撰稿人:张龙林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