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段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自贡市第八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自流井区红旗小学校
完 成 人:陈 剑 、贺 敏 、邓春燕 、陈 莉 、魏晓菲
成果来源:2014年度自贡市普教科研资助金一般课题
一、成果背景
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导致我校中高段学生的作文教学遇到重重困难。
(一)学生基础差。
我校学生近60%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转非子女,其中留守儿童占比30%,单亲或重组家庭的占比超过50%,多种原因使得孩子们视野狭窄,缺少阅读习惯,见闻不广,积累不足。
(二)家长观念淡。
由于我校家长一半以上是进城务工人员和农转非人员,所接受的教育有限,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家长的育儿意识淡薄。
(三)教师指导难。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极其有限,导致教师在写作教学时虽然在方法上进行了指导,但落实到学生自己挖掘素材时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
1.激发兴趣是“小学语文中高段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首要前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课题研究,首先考虑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兴趣的高涨。
2.幸福阅读是“小学语文中高段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
阅读就是采花蜜,采得百花之后才能成蜜,成果很蜜甜,过程特辛苦。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走进这个采蜜队伍,让他们坚持下去,体念到阅读的幸福最为重要。阅读的幸福感,是他们保鲜阅读激情的保鲜剂。
3.成功体验是“小学语文中高段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必备关键。
学生的各种尝试都需要强化,为了让他们的尝试飞得更高,就需要他们每跳一次就能摘到适当的果子,这样,长久以往,就会增强其自信心,挖掘出潜力,迸发出潜能,真的进入维果斯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跳向更高的成功平台。
(二)操作成果
经过三年的探究,课题组探索出的操作策略,简言之为“激润搭、读写发”。现简述如下:
1.激——千方百计激发、读写兴趣爆棚
(1)营造氛围,树立榜样。
(2)利用家长会、QQ群、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2.润——校园书香浸润,教师身体力行
(1)大量图书滋养,沐浴文学阳光
(2)教师身先士卒,做好文学榜样。
3.搭——注重平台搭建,习作订单生产
(1)校内平台搭建
(2)校外平台搭建
4.读——读书形式多样,兴趣持续高涨
5.写——注重写作指导,师生共同支招
(1)老师抓好单元作文指导。
(2)老师注重征文写作指导
(3)学生写作,互相支招,共同提高。
6.发——学生厚积薄发,作品遍地开花
(三) 物化成果
1. 学生尝试重实效 物化成果多又高
(1)学生作文结硕果
此间总共统计到有300余篇。学生作文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获奖近300篇。学校也因此连续三年获得自贡市教育局授予“全民阅读组织奖”及“优秀小记者站”,获省委宣传部授予“书香天府 全民阅读”先进单位。
(2)日记书写大突破
课题组与文学社在2016年春季举办了“挑战日记”连续观察日记比赛,共收到交来的作品43份,其中16份均超过一个大作文本子,其中有7篇连续观察日记被现代出版社结集出版,书名叫《龙都葫芦娃的幸福日记》。
2.教师尝试重实战 物化成果多又高
(1)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2)教师论文形式新数量多
课题负责人陈剑老师于2015年11月和2016年4月两个月共8次坐镇《自贡晚报·小螺号周刊》的“成长那些事儿”专栏,给全市的小学生讲解阅读、作文方面的话题。所有主研人员均积极撰写经验论文,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多篇论文、教案被推荐参加市“四个一”评选,多篇论文在区校级平台交流,同时主研人员多次获写作大赛指导奖。
(3)教师集体图书编辑质高量多(详见附录7、12)
我校作为全川唯一参编学校参编的《名师教你同步作文·S版》图书12册面世,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全校语文老师总动员,其中四上、五下2册为课题负责人陈剑老师主编;课题组陈剑老师还主编有《龙都葫芦娃的幸福日记》,现代出版社出版;校刊《幸福文学》共出刊三期近四十万字【总第六期、总第七期、总第八期】;由于目前在校生龙奕利同学发表获奖作文近三十篇,且有两部约万字日记,学校特为她制作《幸福文学·龙抬头》增刊一期。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一)理念上,成功是成功之母。
(二)操作上,借助广阔的“破丝尼姆”。
(三)效果上,入心见行突破拦路虎。
四、成果效果
(一)学生写作热情持续高涨,写作能力逐步提高。
(二)教师作文教学指导能力明显增强,专业水平大幅提高。
1.教师理念更新,作文教学指导能力增强。
2.课题组教师专业水平大幅提升。
(三)幸福文学社声名远扬,学校知名度显著提升。
(四)家长重视度高,社会影响好
五、问题与思考
(一)成绩里也有老师的督促
(二)怎样将成果推广到非实验班
(三)怎样将读书笔记的作用最大化?
撰稿人:陈 剑
审核人:邓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