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市政府第一届(2018年) >> 浏览文章

农村幼儿园开展绿色教育的“一三三”策略
时间:2024年10月0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农村幼儿园开展绿色教育的“一三三”策略

(自贡市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完成单位:荣县旭阳镇西街幼儿园

完 成 人:郝白鸥  张春艳  童淑辉  周艳梅  刘阳 

成果来源:2012年度自贡市教育科研项目

 

(一)问题的产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引领幼儿深入了解周围的环境,近而萌发亲近自然、关爱生命、争做环保小主人的意识。

当前,很多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仍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家长认为幼儿园就要教“识字、计算”,在引导幼儿园认识自然、环境和培养幼儿良好的意识和习惯方面不够重视。因此,我们开展幼儿园绿色教育,探索开展绿色教育的策略、方法,“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态度。

(二)成果主要解决的问题

1.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

2.提高教师绿色教育综合素质。

3.扭转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性成果

1.绿色教育的核心是启蒙教育。

绿色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会孩子多少技能、知识,而是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环保意识”“绿色的生活意识”“科学的生活态度”进行“启蒙”。

2.绿色教育的基础是教师的自觉行为。

绿色教育的开展,需要教师在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教育行为中,都坚持绿色教育理念并自觉开展绿色教育行动。

3.绿色教育的主线是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绿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家园合作。

绿色教育需要不断融入幼儿的生活,需要家庭、社区的共同合作。

    (二)操作性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出适合农村幼儿园开展绿色教育的“一三三”策略。即以幼儿的“一日活动”为主线,运用独特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环境创设、活动引领、建立家园社区合作的三维空间等三种途径,采用浸润式教育法、主题式活动法、组合式教学法等三种方法夯实绿色教育常规化、培育绿色教育常识化、构建绿色教育常态化。

途径一:环境创设——幼儿园环境主要是指物质环境创设和精神环境创设

1.物质环境创设

在园内创设绿色教育板块,进行相关的绿色知识、绿色行为养成展示、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环境创设,使环境更充满童趣,更符合幼儿的需要,贴近幼儿生活、创设绿色教育相关的区角活动和游戏活动等。

2.精神环境创设

精神环境创设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行为示范、班级“绿色之星”评选、创设与绿色教育相关的情景表演和游戏、编排的与绿色教育相关的早操等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途径二:活动引领

活动引领主要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的方式来让幼儿把接收到的绿色教育信息与自己生活联系起来,做到“做中学”“玩中学”。

途径三: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是指充分发挥家庭、社区的作用,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和参与,三维一体,达到 1+1>2 的效果。

所谓的第二个“三”指的是运用浸润式教育法、主题式活动法、组合式教学法,培育绿色教育常态化。

方法一:浸润式教育法

浸润式教育法就是将绿色教育融入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在生活活动、五大领域课程、游戏等活动中,都渗透“绿色教育”理念,在无形中一天天加深孩子的“绿色意识”。

方法二:主题式活动法

主题式活动法是以“主题活动"为圆心,拓展相关绿色教育活动,以“主题”的方式来开展各类绿色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懂得 “绿色教育”相关知识。

方法三:组合式教学法

组合法是在原有绿色教育材料的基础上适时添加材料,让活动出现新的转机,赋予活动新的内涵,引发幼儿持续的探究活动,或将已有材料或活动适当组合,呈现给幼儿新的组合方式,引发新的活动操作方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三)物化成果

编撰了园本教材《绿色教育亲子操作手册》,收集了《绿色教育活动方案集》《绿色教育论文集》《绿色教育教案集》。

三、成果的特点、创新点

(一)成果的特点

1.时代性:该课题在当前时代发展趋势下应运而生,在幼儿园开展绿色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2.针对性:该课题针对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幼儿的环保意识进行启蒙教育,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转变家长和社会“幼儿教育就是学念书写字”的观念,扭转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3.实用性:该成果从环境绿色、行为绿色、意识绿色多角度进行探索,总结出绿色教育“一三三”策略,该成果适用于广大农村幼儿园和城乡结合部的幼儿园,推广范围广,具有实用性,操作性强。

(二) 成果的创新点

1.幼儿园绿色教育是启蒙教育。开展“绿色教育”, “启蒙”了幼儿的环保意识、绿色生活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态度,践行了 “绿色教育从幼儿抓起”的理念。

2.绿色教育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教师在绿色教育研究中,充分挖掘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组织和开展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提高了设计、组织活动的能力,编写了绿色教育园本教材。

3.绿色教育转变了家长和的教育观念。通过绿色教育的开展,转变了家长错误的幼儿教育观念,家、园、社区三维一体,合作共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四、成果效果

(一)成果实效

从实践中我们总结出绿色教育最核心的价值定位——“启蒙教育 ”。通过绿色教育点点滴滴的渗透,师幼、家长、社会的绿色行为得到修正与规范,逐渐内化为无意识的习惯和自觉行动。幼儿在熏陶、感染、启迪、润泽中获得了大量有益的感性经验,这也正是我们绿色教育“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最好诠释。

1.幼儿的成长——启蒙了绿色生活意识

    把绿色教育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健康、充实、自主、有序的提高,逐步形成绿色生活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教师的转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研究过程中, 教师不断学习、实践、观察和反思,既充实了理论知识,又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

3.家长和社会——合作共育

    绿色教育的开展,拓展了教育资源,提升了幼儿园的社会效益,在同行间、在家长中,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逐步树立“绿色幼儿园”的品牌。

(二)成果的推广范围

     2018年5月15日,本课题进行县级推广活动,;2018年5月17日,本课题到沿滩区沿滩镇中心幼儿园开展课题成果推广活动。

五、问题与思考

绿色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本课题在体现儿童的愉快与欢乐,注重寓教于乐、突破学校的围墙,与社会、家庭融为一体,开放整合、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目的在于唤醒绿色生活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科学的生活态度。下一步,还需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强调心理健康、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个性张扬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努力达到绿色教育的最高目标:追求儿童成长的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

 

撰稿人:张春艳

审核人:刘  军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