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段“一读二查三批注”预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自贡市政府第一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汇西小学校
完 成 人:陈敏、何英、张翼萍、明华英、明兴聪、谢礼英
成果来源:2012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 成果背景
该课题研究来源于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真问题的突破,力图解决以下问题:
1.学生存在预习兴趣低,效果弱,习惯差的问题。一是兴趣不浓。二是效果不高。三是习惯不佳。
2.教师存在对预习不重视,不研究,无指导的问题。一是思想上不重视。二是研究中不深入。三是方法上有缺失。
3.课堂存在对预习轻检查、无反馈、利用率低的问题。一是忽视预习现状检查。二是忽视预习情况反馈。三是忽视预习信息利用。
4.家长存在对预习无认知,不督促,无配合的问题。一是对预习认知不到位。二是对孩子不督促。三是与教师无配合。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
1.“并驱争先”是激发学生浓厚预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当把竞争意识和机制引入学生预习活动中,开展预习竞赛、经验交流、评选先进等,学生在竞赛、交流、展示中相互比较、学习、帮助,反思欠缺之处,明确努力之向,改进预习之法,摒除预习之畏,喜尝成功之感,这样学生课前预习兴趣和热情才能被充分激发。
2.“持之以恒”是培养学生自觉预习习惯的必要保证。课前预习要有成效,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得以养成需要形成长效的预习情况监督、管理、检查机制,做到有课必预习,有预必检查,有查必评价。长期坚持,课课落实,才能保证学生逐渐形成自觉预习习惯。
3.“车在马前”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教师在预习实施之前需要对学生的预习划定具体范围,提出明确要求,教给有效方法。尤其中年级开始,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对“一读二查三批注”的具体内容及操作进行逐一示范、指导、辅助,经一段时间课堂预习指导,学生从不会到会,掌握了预习方法,课下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二)操作成果
经过近五年艰辛探究,课题组构建了一套有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的小 学语文“一读二查三批注”预习方式思维导图,探索出小学语文“一读二查三批注”预习方式“433”运用策略(即 4 项原则、3 步流程、3 种评价),现简述如下:
1. 构建了一套小学语文中高段“一读二查三批注”预习方式思维导图
“一读二查三批注”预习方式思维导图

2.形成了一套小学语文中高段“一读二查三批注”预习方式“433”运用策略

“一读二查三批注”预习方式效果评价流程图

(三)物化成果
1.小学语文中高段“一读二查三批注”预习方式思维导图1套。
2.小学语文中高段“一读二查三批注”预习方式“433”运用策略思维导图1套。
3.小学语文中高段“一读二查三批注”预习方式效果检查评价流程图1套。
4.小学语文中高段“一读二查三批注”预习方式分年段预习单设计3表。(详见附件1)
5.《小学语文中高段“一读二查三批注”预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四大报告。
6.教学设计集1本,论文集1本,主题活动集1本。
附件1:
表一:预习单(三年级使用)
方式 | 项目 | 目标达成 | 检查评价 |
读 | 课题 | 课题是:
| 家长评价(在相应等级后打√) 很认真() 较认真() 不认真() 组长评价(在相应栏目后打☆) 全部完成() 家长评价() 效果良好() 教师评价(每个单元学习完后统计) |
课文 |  我读了 遍课文,是读给(谁) 听的。
|
生字 | 在课文中用○圈出生字,并拼读3遍。 |
查 | 背景 | 我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
|
批 | 序号 | 课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请在课文中标注出自然段序号吧。
|
体会 | ☆ 我最喜欢的句子是 ,因为 。 |
注:带☆的题目为选做内容
表二:预习单(四年级使用)
方式 | 项目 | 目标达成 | 检查评价 |
读 | 导语 | 本单元的主题是:
| 家长评价(在相应等级后打√) 很认真() 较认真() 不认真() 组长评价(在相应栏目后打☆) 全部完成() 家长评价() 效果良好() 教师评价(每个单元学习完后统计) |
课文 | 课文主要写了: 。
|
生字 | 我认为难记字有 个,在课文中用 △标注出来。
|
习题 | 课后习题一共有 道。
|
查 | 意思 | 我通过查字典、词典知道了以下词语的意思:
。
|
背景 | ☆ 我了解到的关于这篇课文的课外信息有(写1条信息就可以了): 。 |
批 | 疑问 | 对于这篇课文, 我有这样的疑问:
。
|
体会 |  我最喜欢的句子是 ,因为 。
|
注:带☆的题目为选做内容
表三:预习单(五、六年级使用)
方式 | 项目 | 目标达成 | 检查评价 |
读 | 导语 | 单元主题是: ,☆训练要点是:
| 家长评价(在相应等级后打√) 很认真() 较认真() 不认真() 组长评价(在相应栏目后打☆) 全部完成() 家长评价() 效果良好() 教师评价(每个单元学习完后统计) |
课题 | 读了课题,我最想了解的是:
|
课文 | 这是一篇 文(体裁),主要写了
。
|
生字 | 难记字有:
|
习题 | 课后 共 道习题,我理解困难的是 |
查 | 读音 | 在课文中标出多音字、易读错字的读音。 |
意思 | 我不理解的词语有:
|
背景 | ☆根据你查阅的背景资料提炼两个关键词:
我记住了这一信息:
|
批 | 段落 | 我把文划分成 个部分,用双竖线在文中标注出来。
|
疑问 | ☆ 我的质疑是 (针对句子含义或写作手法、中心方面提问) |
体会 | 试着解决课后思考题,把你的答案简要批注在题目下方。 |
注:带☆的题目为选做内容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一)促成“家校联动促成长”开阔视野。
在开发、挖掘、利用课本资源实施预习的过程中,增进了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联系,让家庭融入学校教育,让家长关注学科教学,拓展了课程资源和课程平台,增强了学生课程意识,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二)建成“预、查、评”黄金三角操作体系。
“一读二查三批注”实践研究,从“预习方式、预习检查、预习评价”三维度探索,提炼出 “一读二查三批注”预习方式及流程体系。长期运用,学生就会预习,成习惯,提能力,获成功;教师坚持运用提效率,促成长,迎成功。
(三)形成“中高段递进式预习单”物化成果。
根据学生年龄、年段特点,三年级限于学生识字量少,预习单设计为六项,侧重字词预习以及课文朗读;四年级识字量增多,预习单设计为八项,预习流程由浏览阅读到理解、分析阅读过度;五、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进一步增强,预习单设计为十一项,预习流程注重归纳、对比、拓展等。中段重“扶”,高段重“放”,“读、查、批注”的预习内容不断充沛,预习空间更加开放,预习个性更加彰显。
四、成果效果
(一)学生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学生预习兴趣日益浓厚,预习习惯日趋良好,自学能力日渐提升,学业水平不断提高。
(二)教师教学业绩显著提升。
教师教学能力得以提升,科研能力明显增强。
(三)学校教学科研不断提升。
1.科研氛围日益浓郁。多次邀请专家到校进行科研专题培训,参培人数达到238人次。教师积极参与各级课题研究,参加省级课题研究教师1人,市级11人,区级18人,校级25人,全校教师课题研究参与度达到81℅。
2.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效预习让学生会学知识,培养锻炼了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近年来,学校毕业班语文学科成绩在市区小学中遥遥领先。
(四)社会总体反响好评不断。
1.各级领导密切关注。课题成果的推广顺应教学改革总体要求,受到市区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指导,在教育系统内产生积极的影响。本课题结题鉴定组组长说:课题组研究真实而深入,成果丰富,思维导图清晰、利于推广;效果明显,学生预习习惯得以养成,学生自学能力得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2.学生家长广泛认可。本课题研究,符合学生能力发展规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赢得家长广泛认可,社会声誉越来越高,人民满意度不断攀升。
3.市内学校争相学习。该课题先后在自流井区、大安区、沿滩区等区县七所学校进行推广,为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预习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和操作策略。
五、问题与思考
1.在对学生进行“一读二查三批注”预习效果检验中,方式不够多元化,评价标准统一化,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
2.在“一读二查三批注”预习方式运用中虽对家长督促有所关注,但对其更大价值的研究较为薄弱,对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预习内容补充、方法指导等方面的研究不足。
3.在成果推广过程中,被推广学校对成果的理解不够深入,操作指导还需要跟进。
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进行课题实验,将新课标理论与多元智能理论有机结合,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大力推广研究成果,争取更多同行的参与,在实践中去不断发展我们的研究成果。
撰稿人:陈 敏
审核人:张翼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