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331”策略
(自贡市第一届市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贡井区贡井幼儿园
完 成 人:詹莉 洪芳 郑委 丁萍 段润萍
成果来源:2014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近几年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在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1.自我中心;2.交往语言缺乏;3.明显的矛盾冲突行为。针对出现的交往问题,课题组教师在反复研讨中进行了《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策略研究》为题的课题研究。
成果主要解决了不善于交往幼儿如何通过各类游戏活动丰富交往语言,解决游戏活动中的矛盾冲突,主要包括:
1.解决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矛盾冲突,内向、胆小幼儿更加自信、开朗,合作、友好、帮助行为随处可见。
2.解决了教师对幼儿交往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梳理了幼儿交往主要表象行为及各年龄段交往能力的发展特征,提高了教师系统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技能,同时,教师科研能力及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3.解决了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随意性,形成了具有我园特色的户外“混龄”游戏。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
1.解析并掌握幼儿各年龄段交往能力的发展特征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基础
首先,幼儿交往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有攻击性行为。其次,还有部分幼儿表现得较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各年龄阶段交往能力的发展特征,寻找更好的方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就成为幼儿园努力的方向。
2.不同类别的游戏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价值意义
根据交往中的问题,如何组织不同的游戏进行有针对性培养,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一是对幼儿交往现状及问题进行分类;二是分析幼儿交往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利用不同游戏有针对性的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适时的介入游戏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因年龄小,控制力、是非判断能力差,在游戏活动中,经常会发生矛盾冲突。针对幼儿矛盾冲突情况,老师的介入与不介入,什么时候介入,采取什么方法介入,对幼儿交往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二)操作性成果
基于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331”策略。其中,第一个“3”即培养“三途径”,第二个“3”即活动“三空间”,第三个“1”即评价“一标准”。
1.培养“三途径”
(1)创设幼儿交往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2)打造幼儿交往游戏课例:首先,讨论、选择游戏课例内容;其次,组织参与交往游戏课例研讨、分析;最后,将游戏课例在班级、年级、全园进行推广。(3)组织幼儿交往游戏活动:首先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其次,为幼儿提供主动游戏的机会;最后,教师有效介入,让幼儿更好的解决矛盾冲突,从而合作、友好游戏。一般问题解决思路:(1)幼儿冲突没有身体伤害、未影响其他幼儿,教师继续观察;(2)幼儿冲突产生身体伤害或影响他人,教师立即介入。具体解决矛盾的方法:停止伤害行为及稳定幼儿情绪;让幼儿承担事件带来的责任和后果;利用故事中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老师除了现场指导外,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教育。
2.活动“三空间”
(1)幼儿园。期初,幼儿园根据学期要求,制定活动计划,与家长、社区联系,开展活动。(2)家庭。各类亲子活动,让家长了解游戏活动目的、开展流程等,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3)社区。养老院、消防队、参观社区等,让幼儿积极参加社会性活动。
3.评价“一标准”
以《贡井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交往能力发展评价小标准》评价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水平。围绕《评价小标准》中的交往兴趣、交往语言、交往行为、矛盾冲突解决四个方面的标准制定《贡井幼儿园幼儿交往能力评价手册》,在学期末,认真、仔细的填写,对幼儿交往能力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评价,再以此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开展游戏活动的依据。
(三)物化成果
1.总结提炼出了《贡井幼儿园区角活动设置方案集》
本集子中共收集整理出区角游戏活动设置方案18个。基本包含角色区、建构区、美工区、益智区、阅览区等五大类,每个班级、年级又根据幼儿情况进行材料投放。
2.收集整理了《贡井幼儿园游戏活动方案集》
(1)确定游戏内容。课题组对幼儿交往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培养目标,确定游戏内容。本游戏活动方案,从语言类、体育类、音乐类、科学类四方面共设计48个游戏。(2)建构游戏过程。内容确定后,课题组根据内容所涉及的交往能力培养目标,讨论确定游戏活动过程。(3)制定游戏规则。按游戏组织的要求,制定游戏规则。
3.编写整理了《贡井幼儿园课例研究活动集》
从语言活动、社会活动两方面编写整理了18个课例研究活动。在丰富幼儿交往语言方面:小班主要丰富问候语,中班学习谦让语、道歉语,大班学习协商语。规范交往行为方面:小班学习在游戏中发生矛盾,不咬人、不打人,及时告诉老师;中班学习在游戏中发生矛盾,尝试通过商量解决;大班学习在游戏中通过商量、妥协、合作等方式化解矛盾。
4.总结编写了《贡井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交往能力发展评价小标准》
课题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从交往兴趣、交往语言、交往行为、矛盾冲突解决几方面分别制定了小、中、大班评价标准。
三、成果创新点
(一)形成了一套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从游戏活动环创、课例研究活动、游戏活动设置、游戏活动开展、交往能力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培养策略,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二)培养空间的“立体化”
在幼儿交往能力巩固提升阶段,积极与家长、社区联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空间”立体化培养模式。
(三)评价标准操作性强。
在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及时对幼儿进行评价,有助于教师、家长掌握幼儿交往能力发展情况,有助于后期更好的开展研究工作。
四、成果效果
(一)成果实效
1.提高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游戏中的矛盾冲突明显减少,幼儿的交往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绩喜人
2.成功地对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进行了重点培养
3.使幼儿园形成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参与、我快乐”为主题的办园特色
4.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发挥了“示范园”的辐射作用
(二)推广范围
1.成果在本园所有班级进行推广
本园所有班级均使用本研究成果中的“331”培养策略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培养及评价。
2.成果在本区幼儿园进行推广
从2016年春季开始,每学期面向全区50余所幼儿园开放“课例研究活动”及区角、户外游戏观摩活动;其次,通过培训、送教下校的方式,将成果在其他幼儿园进行推广;最后,同行幼儿园到我园参观、学习。
3.成果在全市幼教现场会中推广
2017年4月,全市幼教现场会在我园进行,来自全市各区县的领导、老师到园观摩了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幼儿间的合作、协商、互助等行为得到领导、同仁的高度评价。
五、问题与思考
(一)幼儿在家和在园的交往行为表现不一致
在幼儿园,幼儿能主动与他人分享合作,在家或家长在时交往行为就不够主动,甚至还比较霸道。在以后的工作中,家园共育、家园同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二)在开发、创设游戏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策略研究》对我们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有很好的启示,但是在游戏开发与创设方面,还需要根据幼儿特点及园所实际情况等不断创新。
撰稿人:洪 芳
审核人:林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