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的体系和实施途径
(自贡市人民政府第一届教学成果特等奖)
(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六届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第一中学校、富顺第二中学校
完 成 人: 伍恒峰、蒋先梅、熊硕、张强、章春容、刘华
成果来源:2014年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重点课题
一、课题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道德状况的危机也逐渐凸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道德水平,教育是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是落实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目前高中教学中,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普遍,导致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难以真正落实。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多数教师没有对学科内的德育素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系统的梳理,仅凭个人经验即兴发挥,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常态性,学科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均亟待提高。
二、成果内容
(一)理性认识成果
1.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实际上就是认知、情感、意志协调发展的过程
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德育需要逐步达到认知、情感、意志3个层面,各层面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贯穿于德育的整个过程。
2.将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实施德育有机结合更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通过构建德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探索实施途径,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提高了组织与呈现的能力,促进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
3.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施德育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高中生物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本课题确定的四个德育实施方向,两者内容相似,方法接近,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二)实践操作成果
1.构建了高中生物教学实施德育的目标体系课题组确定的高中生物学科实施德育的目标体系,主要包括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三个层次。
各子课题组根据自己的研究维度,分别构建了目标体系。如高中生物学科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体系(图一),主要包括爱国主义认知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意志教育。

2.构建了高中生物教学实施德育的内容体系
按照高中生物学科实施德育的目标体系,课题组从4个维度分别构建了高中生物学科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生命伦理教育的内容体系(以高中生物学科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为例):
(1)高中生物教学中爱国主义认知教育内容体系
内容包括:①我国科学家在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②我国与生物相关的优秀人文知识。③我国生物资源与环境的保护。
我国科学家是引领我国科学发展的带头人。了解生物科学家及其科学成就,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输送一大批热爱生物的技术人才(图略)。传承我国优秀人文历史知识,感受我国人文历史的博大精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图三)。学习我国的现有生物资源和环境,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环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践行爱国行为(图略)。

(2)高中生物学科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内容体系
高中生物学科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内容包括:①国家荣誉感教育。②公民责任感教育。③忧患危机感教育(图五)。

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知法守法的社会主义公民,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宣讲法规和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维护国家利益(图略);教学中利用大量的生命教育内容,使学生形成敬畏生命与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觉悟,学会积极面对挫折、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在点滴小事中体现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图略);教学中系统地为学生介绍与生物相关的职业,激励学生树立远大职业理想,规划人生,培养爱国情怀,是学科德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图略)。
(3)高中生物学科爱国主义意志教育内容体系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重要的是要导之以行,将爱国主义认知和情感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并持之以恒(图九)。

3.形成了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德育的两条途径
(1)课堂渗透 ①内容延伸,有意渗透 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素材,明确渗透位点。讲到某个渗透点时,有意识地将内容适当延伸,就能实现学科德育的渗透,而达成德育目标。②创设情境,有效渗透 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用情境感化学生,触动心灵,做到以境动人,以情感人,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和感悟,有效促进其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③把握时机,有序渗透 在知识点的概念学习之后,结合知识内涵,运用比较、概述等方法渗透德育;在章节学习之后,综合教材系统巩固知识时渗透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④引导思辨,有机渗透 对于生物社会议题,可以组织课堂辩论,引导学生辨别迷信和伪科学,最终做出理性地分析和判断,形成健康的生命观和伦理观。
(2)活动深化 ①调查活动,激发美好情感 组织调查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生命伦理问题等,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激发出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等美好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信念。②主题活动,增添德育动力 利用相关节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体验的同时,将内化的道德价值体系外显出来,通过语言、行动等表现出正确的行为。③探究活动,促进身心发展 德育内容与探究内容有机结合,能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悟升华德育意识,以意识指导规范的行为,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成果创新点
本研究填补了自贡地区系统实施学科德育的空白,为学科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1.构建了高中生物学科实施德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
2.发挥了生物学科实施学科德育得天独厚的优势。
3.实现了学科德育与落实核心素养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四、成果效果
1.提升了学生道德的认知水平、情感信念和行为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德育认知更加丰富,道德意识显著增强,日常行为日趋规范。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已经逐步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判别是非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正在形成之中。
2.增强了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意识和能力 参研教师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立德树人的意识不断深化,将德育落实到了真实的教学中。研究团队中多位教师在教学大赛中获奖,其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人次,省特等奖1人次,省一等奖2人次。课题组发表或获奖论文近20篇。
3.带动了学校其他学科在教学中实施德育 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课题研究,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其他学科教师也纷纷开始学科德育的积极探索。同时,课题组的实践活动也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系列化、规范化、特色化。
4.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5年的研究推广中,课题组在自贡市蜀光中学、富顺二中等近10所学校深化并推广,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五、问题与思考
1.新课标背景下内容体系需要重新梳理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课程理念、等都发生了变化,学科德育的内容体系重新梳理,以适应新的要求。
2.课题成果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本成果还需要将逐步向其他市州和相邻省市推广,以期协作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成果。
撰稿人:熊 硕
审核人:伍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