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自贡市第七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富顺县安溪镇中心小学校
完 成 人:夏光莲 解昌华 刘家柱 唐昭淑 王恩富
成果来源:2012年富顺县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本成果是在县级普教科研项目中产生。本课题2012年5月由富顺县教研室批准立项后,于2012年11月开题,2015年7月完成全部研究工作并成功结题。经过近三年的研究与实践,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缺乏活力的、呆板的、僵化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提炼总结出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课堂效益。
二、成果内容
(一)探索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操作性较强、能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性阅读教学 “二七一”策略——“两条途径”“七种方法”“一套评价体系”。
1.两条途径
通过课内、课外两条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探究有效性阅读教学模式。
第一、立足课堂,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探究有效性阅读教学模式
(1)立足课堂,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①导入新颖,激发兴趣。
A.多媒体展示导入。
B.谈话激趣导入
C.讲故事激趣导入
D.温故知新导入法
②多元阅读,保持兴趣
A.个人自主阅读
B.小组合作阅读
C.多形式化阅读
③提升阅读,延续兴趣
(2)立足课堂,探究有效性阅读教学模式
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②自主阅读,质疑问难
③聚焦难点,合作阅读
④展示反馈,指导阅读
⑤总结点评,提升阅读
⑥延伸运用,拓展阅读
第二:联系课外,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1)以活动为平台,有效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①故事演讲比赛
②读书笔记评比
③手抄报评比
④经典诵读
⑤交换阅读
⑥征文比赛
(2)建立家校联系,有效促进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①加大投入,保障孩子阅读的量
②陪伴阅读,保证孩子阅读的时间
2.七种方法
(1)质疑阅读法
①读课题质疑。
②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进行质疑。
③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后,对整篇文章进行质疑。
(2)读议结合法
(3)快乐引读法
(4)美文品读法
(5)群文阅读法
(6)读写结合法
(7)浏览略读法
①推敲篇名
②浏览略读序,目录,提要,题解,要点,索引
③浏览略读正文
3.一套评价体系
为激发小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确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主要针对学生课前阅读预习、课中展示阅读及课后阅读摘抄实施评价。在评价中,我们改掉了教师为主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以及与学生有关的其他人员参与评价,即采用学生自评,同组互评,教师点评,家长查评的全体参与的多元化评价。
(1)课前阅读预习评价办法
(2)课内展示阅读评价标准
(3)课外阅读摘抄评价办法
(二)编纂了《 读在乡村沃土 》的科研成果集
三、成果的创新点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紧紧依托课内课外两条途径,探究出了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励、评价机制及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教学策略,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实现其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成果的效果
(一)学生的发展
1.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堂上,学生能根据教师的要求,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课外能主动通过各种途径拓展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幅度的提高了。
2.促进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运用积累的读书方法,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获得阅读后的独特感受,在讨论与交流中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教师的发展
1.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2.增强了教育科研意识
(三)学校的发展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原则,研究取得的成果在学校实践过程中均取得理想的效果,为学校的教育教研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促使学校的教育科研氛围日益浓厚,教育科研工作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四)成果推广情况
本成果推广主要通过成果报告会、教学公开课、成果展示会、经验交流研讨、参与论文评比、举办教师培训指导等形式;推广范围以学校为中心示范点,以县农村小学为主要推广范围,推广面辐射县、市各地。学校先后多次接待县、学区内兄弟学校到校观摩、研讨、交流;并应邀到县内6个乡镇兄弟学校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深受好评,正在被更多教育一线的教师所认同、所采纳。
五、问题与思考
(一)由于受研究人员理论水平的限制,提炼总结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还未成体系,理论高度不够。
(二)课题研究成果虽总结了一些经验,也有教师论文、教学设计在国家级、市、县级推广交流获奖,但社会辐射度还是不够广泛。
撰稿人:夏光莲
审稿人:梁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