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七届(2016年) >> 浏览文章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外个性化阅读指导研究
时间:2024年10月0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外个性化阅读指导研究

(自贡市第七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富顺第一中学校

完 成 人:何泽阳 朱 娟 聂启明 谢仕兴 张大平

成果来源:2011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强调“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外个性化阅读指导研究”的主张。我们的成果解决了时间和条件限制使得课外阅读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的问题;解决了现有的课外阅读缺乏一种积极有效地评价体系的问题;解决了课外阅读中教师指导作用的缺失的问题。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性成果

1.学校层面

科研管理要有全局意识、科学管理,需要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精细化、实践化。阅读对丰富学生知识,拓展视野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

2.教师层面

(1)重视“六个力”培养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应该着眼智能时代、着眼个性需求,着重培养学生“六个力”,即: 学习更新力、 发现探究力、 个性选择力、环境适应力、 自我修复力、突出人格力。

(2)活动的可行性

任何实践活动的准备、计划都应该考虑到它的可行性,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评价的有效性

学校、课题组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精细化、制度化评价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4)指导的科学性

3.学生层面

(1)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对学生的知识增长、智能提高、情感调动、品格形成、潜能发挥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每日求知为“智”,心灵丰满为“慧”,要想让自己真正“丰厚”起来就不得不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操作成果

“五二三一”操作成果,即五种指导策略、两类课、三类活动、一种评价机制。

1.指导策略方面

(1)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内作业后制定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

(2)指导学生个性地选择书目类型,个性地选择阅读内容。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指导学生选择书目。

(3)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的阅读习惯。

粗读,把握故事梗概;细读,体会作品内涵;精读,与自身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作品的再创造。

(4)指导同学们利用读书笔记,在阅读课上进行交流探讨,形成读书共享。

(5)在阅读创作活动中指导,促进同学们的创作水平的提高。

2两类课的开设

(1)图书推介课

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拓宽阅读视野。

(2)阅读课

 全天开放图书馆,让阅读离开教室, 每周一节阅读课,给时间保障阅读, 教师指导交流,营造文本解读氛围。老师跟随同学们,共同阅读。

3.三类活动

(1)每年一次大型“校园诗词展”活动

课题组组织“诗词作品展览”活动。教研组老师根据本班作品情况选出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广告公司设计制作展板。 分别在东西校区进行为期一到两周的展览。

(2) “淘书乐”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整理好同学们自己的阅读书目。 打印标签,标明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和其他班交流阅读。

(3)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活动

精妙语句、精彩段落、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和具有启发意义的思想的积累。学生对课外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事件以及社会思潮等的一个自我理解、总结、反思。把自己的观点记录在笔记本上。

4.一种评价机制

(1)自评

在一个学习周期内,阅读量达到15万字的为D级,20万字的为C级,25万字的为B级,30万字的为A级。达不到最低要求的为E级。

image.png

(2)互评

固定小组互评。

(3)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机制常态化促使学生不断地阅读。

(4)活动中的评价

专题作品的讨论,读书推介会中的交流,读书成果展览。利用学校大型的诗词展览和盛开文学社两个平台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三、成果创新点

1.阅读空间的弹性化创新,从教室到图书馆和校园内部,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阅读内容的多样化创新,改变过去教材和读本的单一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去选择相书目和内容。

3.教师角色的转换创新,教师不再是授业解惑的主角,而是他们阅读过程的参与者。

4.课堂模式的创新,我们不仅有同学交流的图书推介会,也有每周一次的图书馆阅读交流会。

四、成果效果

(一)教师方面

1.意识的改变,角色的转换

把阅读还给学生,老师成为学生阅读过程的参与者,形成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结构模式。

2.能力的提升,收获的丰硕

教师们能根据自己班上的特点进行创意改革,不断革新自己的语文教学模式。提高了自己教学教研的能力。

(二)学生方面

1.阅读兴趣提高

课题组在全校掀起的各种读书活动,创作活动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

2.阅读视野拓展

同学们的知识得到丰富,素养得到提高。优秀作品源源不断,增强了创作意识。

3.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

通过大量的阅读,同学们对各种社会现象,各种思潮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五、问题和思考

1.理论更新和实践创新有待提高。

2.学生主体意识推广方面尚需加强。

 

撰稿人:何泽阳

审稿人:程  松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