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七届(2016年) >> 浏览文章

新课程下农村高中数学校本教研实践研究
时间:2024年10月0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新课程下农村高中数学校本教研实践研究

(自贡市第七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富顺第三中学校

完 成 人:刘启迪 李代洪 刘世虎 林光亮 熊正富

成果来源:2012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已成为我校推进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学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同时,我们通过调查与观察,也发现当前学校高中数学教研中还存在校本教研流于形式、研教分离、专业引领不够等问题。我们把“新课程下农村中学高中数学校本教研实践研究”作为研究课题,旨在通过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更新教研形式和内容,提高高中数学校本教研实效,加强我校高中数学教研组的团队建设,更有效的促进我校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

1.研究路线的思想基础是“人本、组本、校本”理念

把人的发展放下首位,把教研组、备课组的发展作为基础,把学校的发展作为目标,研究的路线的运作线索为:“问题-设计-反思”。

2.高中数学有效校本教研的开展与下列教师因素成正相关

教师的事业心、课程观、学生观、自我反思的内驱力、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和群体的研究水平。

3.开展课题研究的三个理性认识

以人为本,激发教师投身校本教研的热情。

对校本教研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给予解决。

整合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开展集体研究。

(二)“1151 ”实践操作成果

1.建构了1个校本教研实施框架

image.png

2.确立了1个“以师为本”的理念

校本教研的直接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突出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因此,必须构建以教师为主体、充分考虑教师的情感及发展需求、符合教师成长规律,并依教师的发展而完善的目标体系。

3.开展了5个活动

(1)同伴互助,开展“青蓝工程”结对活动

开展新老教师结对活动,制定了严格的“青蓝工程”考核制度。要求师父对徒弟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每学期定期评选优秀师徒。

(2)多渠道专业引领,开展集体研修活动

开展课例研究活动。

在高中数学教研组开展“学课标,促课改”活动。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磨砺教师课堂技能,开展“三课”活动,即同课异构课、“推磨式”研究课、随堂听课。

开展数学“说题”竞赛活动

(3)走出去,开展外出培训研讨活动。

(4)倡导个人反思,开展“教学反思”活动。

(5)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活动。

4.建立了1个校本教研网络

建立了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学科组—教师个体的四级校本教研网络。第一级,校长室挂帅,以教务处、教科室为主,各组室密切协作,宏观把握,明确方向,搭建平台,浓厚氛围;第二级,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解决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三级,以学科组为单位,围绕专题,进行具体的行动研究;第四级,教师个人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校本教研活动的同时加强个人自修自培、个人反思,边教边悟,做好个人专业成长规划。四级教研网络的建立,保证了教研活动科研化,科研活动教研化,突出了教研的实际服务功能。其中特殊是第二、三级的治理,强调教师行动中的研究、反思、交流,实现校本教研的实践性、过程性、生成性,到达成效的预期目的,推动教师按各自的能力和教育风格,成为校本教研的主人。

(三)物化成果

1.与现行高中数学教材配套的《导学案》

此《导学案》经过三年的集体编审、使用,几经修改,适合我市范围内普通高中学生在各学习阶段使用。

2.《高中数学考点细目表》

根据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经过长期的实践,课题组编制了《高中数学

考点细目表》,以供教师教学参考使用。

3.  修订和制定科研制度

课题组参与并协助学校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教师自觉、持久

地开展课题研究。

三、成果创新点

(一)校本教研形式的多样化

更新校本教研形式,加强教师自培自修,采用同伴互助、教学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开展校本教研。

(二)校本教研内容的针对性

针对农村高中数学校本教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中生成的新问题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校本教研开展的目的性

促进农村高中数学校本教研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以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提高农村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推动教科研一体化进程;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适合农村高中校情的校本教研策略,建立、完善相应的校本教研制度。

四、成果效果

(一)学生学习成绩得以提高

通过采取有效策略,课堂上,老师舍得放手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阐述。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兴趣有明显提高,学习能力得以增强,数学成绩得以提高。

(二)农村教师不断成长

1.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逐步转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

2.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校本教研促使教师不断夯实自己的数学基础,拓宽知识面,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3.促进了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课题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探索,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逐渐增强,在近几年的各级课题成果评选中获得了好成绩。

(三)农村中学长足发展

1.提升了教研组、学科组建设的效度

通过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我校高中数学教研组和学科组建设进一步加强,数学教研组在被评为县级一星级教研组的基础上,又被评为县级二星级教研组(全县仅15个)。

2.提高了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校把高中数学校本教研实践研究策略推广到其他学科组,促使全校有效教研风气日益浓厚,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之风亦逐渐兴盛,切实提高了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近几年连续获得市县高考质量奖,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县级教学教研先进单位、课堂教学改革优秀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五、问题与思考

1.教师理论更新不足,反思意识欠缺,研究自觉行为不够。

2.研究过程中关注教师的教研、教学行为过多,对校本教研中教师与学生自主参与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

 

撰稿人:刘启迪

审稿人:李代洪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