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七届(2016年) >> 浏览文章

信息环境下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时间:2024年10月0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信息环境下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自贡市第七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富顺县实验小学校

完 成 人:江成荣 何  苗 舒  艳 杨  程 薛胜群

成果来源:四川省“十二五”教育信息科研项目

 

一、成果背景

在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大多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注;另一方面国内外对于学生自主阅读的研究呈零星、碎片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吸引着无数的小学生,因此本研究通过探究信息环境下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自主阅读习惯,掌握一套自主阅读方法,从而实现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二、成果内容

“三四一二”策略——“三条激趣途径” “四种阅读方法” “一套防范措施” “两种阅读教学方式”。

(一)三条激趣途径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鲜活的阅读情境

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语言文字的画面感

通过信息技术的演示,可以直观、形象的再现语言文字的画面,从而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

(3)运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课堂学习方式

课中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学习方法等,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可转变学生课堂学习方式。

(4)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

运用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突破难点。信息技术的应用多渠道地充实了学生的阅读感受。

2.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读书氛围

学校一方面通过宣传读书的好处,宣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另一方面注重营造“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激起学生对名人的敬佩,对书籍的热爱。

(2)开展朗读比赛,激发读书欲望

学校举行朗读比赛,层层选举、人人行动,掀起一股读书的热潮。

(3)开展读书活动,掀起读书热潮

学校行政与课题组教师讨论决定将每周二、五中午定为读书活动时间并由学校值周领导进行考勤。

3.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为鼓励学生自主积极上网学习,我们实施多元化评价:

(1)学生自评

学生针对教师布置的课前资料的查找、课后阅读的延伸、每天半小时悠闲阅读进行自我评价。

(2)家长评分

家长针对学生作业进行检查,并根据学生自评分结合自己的检查情况给予评分签字。

(3)小组评分

小组长检查组员完成作业情况,并结合学生及家长自评分给予评分并记载。

(4)教师抽评

教师采取随机抽检评分的办法或上课时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情况进行评分。

(5)小组统分

小组每周进行一次统分,将每个学生一周以来以上四个分值统计加分即可,小组内得分最高的两名同学评为“每周之星”。

(二)四种方法

1.质疑阅读法

(1)就题质疑,即从课文题目入手质疑。

(2)就词质疑,即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质疑。

(3)就句质疑,即抓住课文中重要句子质疑。

(4)就篇质疑,即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后针对全篇提出问题。

2.读思结合法

(1)读题思考 

在读课题时,使学生思考课题是什么意思,文章主要写什么,为什么以它为课题。然后带着问题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读句思考

①逐句思考,即逐句阅读时,思考每一句是什么意思,哪个词语比较重要,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

②抓重点词句思考,即首先教会学生辨认重点词句,然后教给学生勾一勾、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引一引的办法进行自主学习。

(3)读段思考,即在读每个自然段时,也要先想一想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4)读篇思考,即如学生读完整篇文章后应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快速阅读法

我们实践证明要实现快速阅读,必须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求学生应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其次避免发声,提倡默读。

4.读写结合法

(1)好词佳句的品析积累,即品析积累好词佳句,让学生读一读、勾一勾、品一品、背一背、用一用,能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习作能力。

(2)好词好段的摘抄积累,即实验班始终坚持训练学生勾一勾、画一画、圈一圈、点一点、抄一抄、剪一剪、贴一贴的办法,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3)好段美文的欣赏背诵,即美文语言美,情感浓。通过领读、齐读、轮读、自由读、配乐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4)表达方法的迁移运用,即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主动领悟迁移表达方法的意识。

(三)一套防范措施

1.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避免不良信息的影响

(1)美文欣赏,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美文语言美,情感浓,通过教师或名家录音范读,或通过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美术欣赏,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学生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进行感受、体验、分析、思考、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提高他们的审美兴趣,陶冶高尚情操。

(3)书法练习,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审美意识的净化,审美意识的结晶。书法艺术,能给人以艺术美的薰陶。

(4)环境创设,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学校一直着力于优化育人环境,力争让教室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从而达到潜移默化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

2. 加大家长监管力度,促进良好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

(1)培训家长,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家长会、家访的时间向家长宣传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及家长促其习惯养成的必要性,并大力宣讲网络学习的好处。

(2)实施网络监管,加大检查力度

①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家长应教育并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上网学习的时间,让孩子养成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

②安装软件防火墙

为避免不良信息的影响,家长可在自家电脑上安装软件防火墙,有效屏蔽不良信息。

(四)两种阅读教学方式——精读、略读课文阅读教学方式

1.精读课文教学方式

课前网络阅读——情境引题激趣——课中检测预习——课件出示目标——师生共学明法——自主阅读探究——个体交流展示——师生总结升华——课后网络阅读。

2.略读课文教学方式

课前网络阅读——情境引题激趣——课中检测预习——课件出示目标————自主阅读探究——个体交流展示——师生总结升华——课后网络阅读。

三、成果创新点

本研究成果通过探究信息环境下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自主阅读习惯,掌握一套自主阅读方法,从而实现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四、成果效果

(一)学生方面

1.唤起了学生主动阅读的意识。

2.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相互作用。

3.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4.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5.近两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奖励。

(二)教师方面

1.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2.转变了课堂教学结构。

3.增强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

4.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喜人。

(三)学校方面

1.加快了学校信息化的硬软件建设。

2.学校教科研氛围日益浓厚,教育科研工作迈向了新的台阶。

五、问题与思考

1.由于受研究人员理论水平的限制,提炼总结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还未成体系,理论高度不够。

2.课题研究成果虽总结了一些经验,也有教师论文、课例在国家级、省、市、县级推广交流获奖,但社会辐射幅度还是不够广泛。

 

撰稿人:江成荣

审核人:钟守友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