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
(自贡市第七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富顺县宝庆乡九年制学校
完 成 人:杨小梅 王大琴 刘清高 李 平 尧 莉
成果来源:2011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本课题是富顺县县级科研项目,2011年3月开题,2014年4月结题,历时三年。在这三年里,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的变化,研究后观察效果,进行反思和改进,提炼总结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通过研究,我们的成果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差、生活习惯差、文明礼貌习惯差和学习习惯差的问题,留守儿童的监管问题,以及农村家庭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重养轻教”的问题。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
1.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有三个重要因素
认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是前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基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是保障。
2.农村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离不开“五自”自主管理教育
“五自”教育是在对留守儿童的自主教育中提炼出来的,“五自”就是人格上自尊、学习上自主、心理上自强、行为上自律和生活上自理。
(二)“四三五”实践操作成果
1.四种途径
(1)环境熏陶
美化校园环境,渗透养成教育;创设文化氛围,深化养成教育;强化班级文化建设,落实养成教育。
(2)活动引领
①亲情活动
包括情亲连线、爱的表达、特色生日、爱的奉献和同学情深。
② 竞赛活动
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我们开展了讲演比赛、朗诵比赛、书法、美术比赛等活动。
③训练活动
我们以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技能,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目标,开展了一些列的训练活动。如就餐、集会、生活技能、安全演练等。
④特色活动
我们开展了心理专家讲座、励志讲座、文艺演出和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网络建立
建立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教育网络;建立学校内部教育网络;建立社会教育网络,发挥代理家长的作用。
(4)评价激励
我们采取的评价方式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和学校评价。
2.三个“自我”
(1)自我规划
留守儿童学会正确认识自我 ,以自传的形式介绍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确定人生目标与制订短期计划,制作目标计划卡,记录自己的目标和规划是什么,怎样去实现它们,初步养成自我规划的习惯。
(2)自我督促
不断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反思,参考前面的目标和计划,以此激励和督促自己,定期反思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并记录下来。
(3)自我评价
以“五自”为标准,对自己进行评价。评价自己的作业、作文、测试,参与的活动,思想行为习惯,与同学、老师、家人的关系,在课堂、在校内校外、在家的表现,定期写一次自己的“丰功伟绩”或自我鉴定。
3.五个“环节”
包括确定目标、培养能力、计划指导、坚定意志和提供平台五个方面。
(三)物化成果
1.整理汇编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留守儿童养成教育活动集》。
2.搜集汇编了国学校本教材《弟子规》。
三、成果创新点
(一)选题针对性强
契合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实际。
(二)参与性强,意义重大
发挥学生的广泛参与作用,参与课题的学生除了留守儿童外,还有非留守儿童,实验班级全员参与。
(三)重视自主教育
将自主教育作为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四、成果效果
(一)成果实效
1.农村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卓有成效
(1)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人数大量减少。
(2)留守儿童的进步大,成绩显著,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增多。
(3)留守儿童自主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①自主设计和参加各项活动。
②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③留守儿童的学习自主能力增强。
2.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得以提高。
(1)教学成绩名列前茅
全校20多个科次中,有8个科次在上期末考试中获得前三名,15个科次获前5名,三个实验班语数外三科均是前3名。
(2)教育科研成果喜人
开展本课题研究三年以来,在课题组教师的带动下,教师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成绩喜人。三年时间里,实验教师的论文获得了省、市、县不同级别的奖,实验教师获得了市、县级的表彰。
(3)德育教育渗透学科
本次课题研究促使更多的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自己所教的学科中。
3.校园环境得以改善,德育教育、科研能力得以提升,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1)校园环境改善了
经过三年的研究,校园环境变好了,整个校园整洁了,和谐了。
(2)德育教育能力提升了
在课题组的带动下,以“感恩教育”为主线,学校将德育教育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了学生的德育素养。
(3)学校教学科研氛围日益浓厚了
语数外三个学科的教研组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微型课题的申报和研究,教育科研工作迈向了新的台阶。
(4)教学质量提高了
学校整体成绩在全区8个辅导校中居第三位,小学部的成绩是第一名,各种考核位居前列。
(四)成果实施范围和推广范围
1.成果实施范围
在学区内、外教研会上交流发言,备受关注,得到了较好的评价。
2.成果推广范围
(1)除实验班外,在本校其他班级推广实施。
(2)研究成果在县教研会上交流发言。
(3)接待本学区各校教师代表参观学习。
(4)在本辅导校范围内的村小开展“送教下村”活动,帮助他们进行教学教研。
五、问题与思考
(一)教师理论知识缺乏,还需加强学习
(二)检查方式和评价方式有待提高和创新
(三)部分留守儿童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对良好习惯的持续时间不长
(四)家长和学校的配合程度有待提高
撰稿人:杨小梅
审稿人:刘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