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七届(2016年) >> 浏览文章

小学段普通话口语交际“三路九式”训练法
时间:2024年10月0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小学段普通话口语交际“三路九式”训练法

自贡市第七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荣县旭阳镇富南学校

完 成  人:黄必勤  范雪容  黄  萍  李  兰  韦晓红

成果来源:课题《普通话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方法研究》科研成果

 

一、成果背景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尤其是小学段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有民转工,顶替等非教育专业的人员占26%,因此,学校教师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普通话带方言方音,个别教师甚至不能用普通话上课,在口语交际这一块的教学上也缺少有效的训练方法。

我校生源较杂,来源较广,绝大部分学生来源于荣县县城周边农村及乡镇,普通话带有浓重的方言方音,表达不规范,交流时胆怯,不能用普通话顺畅的与人交流;少数从小随父母在外打工,说话带外省方言方音;只有少部分出生、婴幼儿时期生活在北方省份的学生,普通话不带荣县方言方音,交流时比较流畅。

荣县地方语言中,发音中用“in”代替“an”,如把盐(yán)说成(yín),天(tiān)说成(tīn);无后鼻音,如an、ang发音时全部是an;平翘舌音、边音l和鼻音n混淆不分。

本研究主要解决学生及家长对普通话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发音不准;口语书面语转换困难;学生对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心理障碍;不会、不知怎样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问题。

二、成果内容

课题研究出了普通话口语交际训练的 “三路九式”法。

“三路九式”法:三路,即课堂主导、生活渗透、活动强化三条训练路径;九式,指三条路径中共包含学、说、比,练、正、讲,表达、展示、成长九种具体训练操作方式。

路径一:课堂主导——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普通话口语交际训练

方式一:学 ——在课中学

以教材中“看图说话”“能说会道”和“语文大课堂”内容为主要素材,以课堂为载体,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在随堂课、公开课中,教师讲授方法,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说。

方式二:说——在课初说

让学生在每节语文课教师讲授前,用一至三分钟时间发表一段简短的主题演说。在语文教学中专门设置了课初三分钟演讲。每当上课铃一响,学生轮流走上讲台,讲一段名人轶事、民俗风气、国内外新闻等,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

方式三:比——在活动中比

设置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比赛项目和活动,激发提高学生的交际兴趣。一、二年级开展“我和拼音宝宝交朋友”和认读、听写生字比赛,帮助学生强化训练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听辨能力和发音;三---六年级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提高学生普通话朗读水平。

路径二:生活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普通话口语交际训练

方式四:练——在交流中练

让学生将在课堂口语交际中获得的知识、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交流中,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口语交际,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提高日常口语表达的流畅度。要求师生一进校园就坚持讲普通话,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尽量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把坚持得好和讲得好的学生评选为普通话小标兵,并将他们的照片进行展示,以激励学生说好普通话。

方式五:正——借媒体正

纠正方言方音。听媒体播音员发音,进行对照,自纠自己表达不准确的字音。要求学生看电视新闻,听播音员播音,与播音员对口型,纠正发音。

方式六:讲——在情景中讲

规定和创设主题情景,让学生能围绕某一主题有条理地正确表达,提高口语与书面语的转化能力。每周一升旗仪式时学生结合当前时事进行三到五分钟的主题演讲;要求学生回家跟家长讲学校发生的事,或者跟家长讲故事,以训练学生将口语转换为书面语的能力。

路径三:活动强化——在各类活动中强化普通话口语交际训练

方式七:表达——在活动中表达

让学生参与各种主题中队活动,克服胆怯,提高自信。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春之声”诗歌朗诵,“文明之花处处开”中队活动,“故事会”“巧巧嘴”“我是小明星”等班级活动中让学生灵活、准确运用普通话表达。

方式八:展示——在竞赛中展示

让学生参各级普通话比赛,体验学习成功和自我展示的喜悦。各班每学期进行一次主题竞赛(一二年级讲故事,三四年级朗诵,五六年级演讲),并从中选拔人员参加年级比赛;每年“六一”“国庆”时学校举办普通话朗诵比赛;每年12月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玉章杯”普通话比赛。

方式九:成长——在关爱中成长

将同一方言区学生分组,进行结对帮扶,让学生在帮扶中不断成长。针对我校生源较广,方言混杂的实际,参研教师以班为单位对各方言区儿童进行结对帮扶。

二00九年参加县“玉章杯”普通话比赛仅一人获三等奖,二0一0年两人分获二、三等奖;近三年有21人在县“玉章杯”普通话比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11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1人;近三年有368人参加校级比赛,获奖人数达143人。

2011年6月黄萍撰写的论文《创设情境---让口语交际活起来》获县级二等奖;李兰撰写的论文《让学生爱上口语交际》获县级一等奖; 2012年6月曾德平参加《建设‘五个自贡’做贡献》教师技能演讲比赛获县级一等奖;2013年7月黄必勤的教学设计《做贺年片》获自贡市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范雪容的教学设计《接待客人》获自贡市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二等奖;范雪容的教学设计《我在家里贴字卡》获自贡市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二等奖;李兰的教学设计《玩儿得真开心》获自贡市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二等奖;阚燕平的教学设计《买文具》获荣县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黄康容的教学设计《夸夸同学的闪光点》获荣县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二等奖;韦晓红的教学设计《故事会》获荣县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三等奖。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一)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注重方言方音的纠正和转化,进行发音训练。注重了口语与书面语的转换。在生活中渗透,家校结合,营造普通话的氛围。

(二)国内有关口语交际课题研究注重的是课堂教学的模式构建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本研究填补了普通话口语交际训练方法的空白,将普通话口语交际训练由课堂到课外,由学校到家庭,由学习到生活进行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与书面语的转换能力,提高了学生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的文明程度。

四、成果效果

提高了学生语言的文明程度,增强了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规范了语言的发音。

实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三赢”

(一)学生愿意说,能说,会说。

(二)家长了解了普通话对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性,愿意配合孩子营造说普通话的氛围。

(三)老师们通过课题研究了解了课题研究的流程、课题研究的方法,为今后的教育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老师们掌握了普通话口语交际“三路九式”训练法。

(四)学校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通过研究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社会反响良好。愿说、能说、会说普通话的孩子越来越多。

我校的普通话口语交际“三路九式”训练法研究成果,在本校召开经验交流会,家长会进行推广,也在片区及县内同类学校中进行交流推广,效果显著。得到县市专家的认可和高度赞扬。

五、问题与思考

用普通话流畅的交际,需要长期坚持,但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课堂、在学校能用普通话交流,出了校门,就缺乏普通话交流的环境,所以,在改变方言方音和书面语与口语的转换上,进程缓慢,效果不够理想。

如何让家长支持配合,尽量创造交流语境,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撰稿人:黄   萍

审核人:范雪容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