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学校通过感恩教育塑造
学生优秀品德的策略研究
(自贡市第七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完 成 人:赖建容,黄显清,张刘莉,郭英,李静
成果来源:2011年自贡市教育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目前中小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他们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麻木不仁,觉得家长以及他人给予他们的都是理所应当的.不会感激、不会感动、不懂关心;甚至骄横、自私、懒惰。本课题研究将通过鲜活生动、蕴涵哲理的体验和感悟式的活动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本课题将着眼中小学生以感恩教育为核心的活动式教育途径,形成德育教育新的构建模式,促进学校德育良性发展。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性成果
感恩教育要“四结合”:感恩教育必须纳入到学校常规教育之中,要与学科教学、班队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才能得到深化,取得实效。
感恩教育必须要全方位立体式,构建全方位、多内容、立体化的教育模式,做到知、情、意、行统一,以情陶冶人、以境培育人。
感恩教育要“学校、家庭、社会”三环互动,以学校为基点,以家庭为依托,以社会为助力,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环互动,一以贯之,才能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让感恩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感恩教育必须重实践、重体验,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练,把被动教育变成主动教育,方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二)操作性成果
1.探索出感恩教育活动的过程策略——知恩、报恩、施恩“三恩”并重
(1)知恩——察、思、议
通过主题班会、亲子活动、角色互换、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对师长朋友、生命自然和国家社会等感恩对象进行仔细观察、认真体验、深入思考、交流探讨、演讲辩论,深切感知父母师长的养育之恩、生命自然的生存之恩、社会国家的关爱之恩,心怀浓浓的感恩之情。
(2)报恩——说、写、做
在知恩的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明白如何报答养育之恩、生命之恩和关爱之恩,在语言真诚的感谢、文章真情的表达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具体的感恩行动,在家做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在校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为班级学校争光的好学生;在社会上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好公民。
(3)施恩——带、帮、传
报恩不局限于以一人报一人,以一事报一事,而应该用施恩者的爱心来建立自己的爱心,以施恩者的善举来带动自己的善举,用宽阔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去回报整个人类、整个社会。只有当别人需要时,能主动伸出手来给他人以无私的帮助,才算是感恩教育在人格上的又一次升华。不仅懂得感恩,有感恩的行动,还要有施恩的内心需要和施恩的行为,把爱的薪火传承,这才是感恩教育的最高境界。
2.探索出了在九年义务教育中通过感恩教育塑造学生优秀品德的分段实施策略——三阶段九梯度的“三九”分层策略。
“三九”是指将感恩教育按认知程度分为三个阶段九个梯度,通过知恩、报恩、施恩,从服从到同化最后到内化,由易到难,螺旋上升,最终形成优秀品德。
3.探索出感恩教育的活动实施策略——金字塔实施策略
每一个梯度的教育活动以本梯度教育为主,辅以前面梯度的教育内容,在形式上变化,内容上拓展,效果上提升,形成感恩教育的金字塔实施策略。
(三)物化成果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绿盛实验学校感恩教育校本教材》
2.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绿盛实验学校教师感恩教育论文集》。
3.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了《绿盛实验学校学生感恩作文集》。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探索出了通过感恩教育塑造学生优秀品德的策略——“三阶九梯”感恩教育分层实施策略。

四、成果效果
(一)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明显变化
1.学生普遍具有了纯真的爱心。
2.学生具备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勤奋学习的意志品质。
3.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班主任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1.班主任教育能力得到了提高
2.班主任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学校初步形成了以感恩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1.以学生为起点开展感恩赏识教育
2.以教师为起点开展爱心赏识教育
3.以学校为起点开展感恩奉献教育
(四)课题研究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1.家长的高度评价
各种感恩教育活动和主题班会,让孩子普遍具有感恩意识,父母与孩子的心贴得更紧了,亲子关系也更加融洽了,家长对此活动非常满意并给予高度评价。
2.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各个年级开展的感恩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深得人心,五年级在东方广场开展的“感恩自然,珍惜水源”环保宣传活动,发放环保宣传单1000多份,市民反映效果良好
3.省市宣传媒体的普遍赞誉
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受到《华西都市报城市读本》、《自贡日报》、《自贡晚报》、自贡电视台的多次宣传报道。2013年12月,我校开展的感恩自然活动中的科技环保调查《高速公路对蜘蛛生存的影响》等三个项目获得自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会上受到市教育局蒲定波局长的特别表扬。
4.全市教育系统的推广学习
2013年3月市教育局召开的“自贡市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大会”上,我校做了题为《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扎实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的经验交流。2014年 12月17日,市教育局举办的“德育课程化现场会”现场会上,赖校长做了题为“探索德育课程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介绍,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各年级序列主题班会活动、37个走班制特色活动课,做了现场展示,得到了领导和广大同仁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2016年2月27日,我校与由智源TA27团队共同举办了大型体验类公益活动“共托明天的太阳”,共计师生约1000人。活动中团结、共进、感恩的基调令人感触颇深。
五、问题与思考
细细盘点我们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点点滴滴,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感恩教育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思想的启迪、人格的升华,更重要的是弥漫于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那份浓浓的感恩情怀。“感恩”这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已通过学校创设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融进了学生的心田,融进了学生的生命,成为学生终身的习惯、终身的财富。虽然此次课题研究已经结束,但是我们仍将继续开展各项感恩活动,让每个孩子怀着一种感恩的心回报家人、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撰稿人:李 静
审核人:张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