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七届(2016年) >> 浏览文章

主题活动促小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提高
时间:2024年10月0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主题活动促小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提高

(自贡市第七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育才小学

完 成  人:龚雪梅  彭颖  陈兰 陈林英 郑丽

成果来源:2012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课题开始之初,我们对全校六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淡化,辨别是非能力不强,不懂得感恩,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对挫折心理脆弱,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爱心。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从未成年人抓起。鉴于以上情况,我校决定在全校各年级开展“利用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少年儿童基本道德素养提高的策略方法研究”的研究。周期三年,探索出了我校主题活动促进小学生道德素养提高的“1331”策略。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

1.学生自主是主题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

以往的活动,往往都是老师设计安排,学生被动参与,缺乏真实的情感需求和情感体验,教育效果往往不如人意。课题组的老师们在研究中探究出了学生自主是主题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和有效策略。从活动之前的设计、安排,到活动的全过程,到活动结束后的评价等等,尽量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做活动的主人,自编自导,自演自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体现了以下“五自”:自主设计  自主体验    自主感悟   自主纠偏   自主评价。 

2.主题活动常态化是主题活动取得成效的保障

课题组全校性地“感恩长辈”系列主题活动、“美德在校园”系列主题活动、“小小志愿者”系列主题活动,受到师生及家长好评。现已经将这些典型主题活动系列化、常态化,形成我校的德育校本课程《××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案例集》。

(二)操作成果

课题组通过几年来的研究和实践,探讨提炼出了我校主题活动促进学生道德素养提高的“1331”策略。

第一个“1”,即一个目标,以《××小学“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年级训练目标》为我校学生的道德蓝本,所有主题活动都围绕此目标开展。

第一个“3”,即三大典型活动,开展“感恩长辈”、“美德在校园”、“小小志愿者”三个典型的主题系列活动,解决我校学生道德素养方面的共性问题。

第二个“3”,即三个层面,也就是全校、年级、班级三个主题活动组织层面。全校性地全面铺开开展“感恩长辈”、“美德在校园”、“小小志愿者”三大主题系列活动,同时,强化班级管理校本教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各班学生实际情况,在年级、班级层面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载体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道德素养。这样全校铺开,各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各班又有自创。

第二个“1”,即一个评价,一学期结束,用《小学“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年级训练目标评价手册》来对学生道德素养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地自主评价,再以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开展主题活动达到的目标。      

(三)物化成果

课题组通过研究和反复修改,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形成我校德育校本课程《育才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案例集》。

2.制定《育才小学“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年级训练目标》。

3.制定《育才小学“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年级训练目标评价手册》。

4.形成《育才小学教师德育论文集》。

5.形成《育才小学学生征文集》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一)主题活动常态化、校本化

学校以“感恩长辈”、“美德在校园”、“小小志愿者”三大系列主题活动为切入点,根据学生的道德素养的现状,经常性地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再将这些活动系列化、常态化,汇集成册,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案例集》。

(二)主题活动突显学生自主性

从活动之前的设计、安排,到活动的全过程,直至活动结束后的评价,尽量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自主设计、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纠偏、自主评价的“五自”策略,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在获得中生长。

(三)主题活动呈现多层多角度性

从学校、年级、班级等多层面开展主题活动,以解决全校学生道德素养的共性问题和各年级、各班级学生道德素养的个性问题。

四、成果效果

(一)成果实效:

1.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从课题研究至今,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程度。校园处处可见孩子们美的道德和言行。孩子思想上受到了洗礼,慢慢学会了感恩长辈、感恩他人。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曾经的学生被禁锢在校园,如今孩子们争做“爱心天使志愿者”, 27个家庭自愿加入自贡市灵犀义工家庭分会的育才支队,在投身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植绿护绿、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等。

2.提高了教师寓教育于主题活动的水平

课题组的老师在开展课题的同时,自身的道德素养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觉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撰写论文、教学心得,更新了观念他们分年级认真开展德育校本教研,科研强师,在德育组长的组织下,基本做到分年级每月开展一次此课题教研,提升理论修养,提高研究能力,改善教育行为,主题活动的实效性增强了,也真正提高了他们设计、实施主题活动促进小学生道德素养的水平。

3.提升了学校办学影响力

家长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三年来,家长参与了许多主题活动,与学校共同研究,与孩子共同成长。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道德素养的重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家庭教育的艺术,家庭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也更加积极地支持学校的主题活动及各项工作。

(二)推广范围:

1.兄弟学校现场观摩推广

14年,贡井艾叶小学、席草田小学、宜宾筠连县学校,15年6月富顺华英、16年3月自井东方小学等许多周边兄弟学校曾先后七次到我校参观考察,观摩我校德育主题活动。

2.市区现场经验交流推广

2015年5月,作为全市唯一一所小学代表,我校校长市委礼堂举行的全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重点谈及我校开展特色活动。2015年3月,课题的成果经验在区德育工作会上向全区中小学作交流。

3.省市区竞赛、论文刊载等形式经验交流推广

三2中队因主题活动开展丰富,在“雏鹰杯”全国少年“五自”学习实践小课题成果展示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课题小组。我校结合此课题撰写的经验论文《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在四川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典型经验集萃《构建生命和谐成长的绿洲》上发表。2015年12月,参与课题研究的刘×、余×老师分别设计了说课教案《书的快乐旅程》《飘扬的红领巾》,参加少先队活动课说课比赛,刘×获省一等奖,余×获省三等奖,二人均获市、区一等奖。

五、问题与思考

(一)主题活动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德育工作者的教育水平需要提高。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新班主任的增加,整个班主任队伍的教育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现状。因此,我们要尽快推广科研成果,切实落实“青蓝计划”帮辅措施,整体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德育工作水平。

(二)主题活动的创新性有待增强

假如主题是活动的灵魂,那么它的形式则是附着灵魂的外壳,是活动的生命。对各种主题的活动,都要新颖别致,才能提高队员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使主题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因此,我们要让更多的班主任老师走出学校,外出观摩学习,提升自我。

 

撰稿人:陈兰

审核人:彭颖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