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七届(2016年) >> 浏览文章

农村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实践研究
时间:2024年10月0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农村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实践研究

(自贡市第七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大安区自贡市第三十四中学校

完  成 人:李孝全 罗原州 涂誉均  陆波  郭秀丽

成果来源:

 

一、成果背景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进入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对教师要求出现了从量到质的变化。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过去我们的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思想和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比较落后。需要教师迅速提高自身素质,向教师专业化迈进。

(三)是教师成长的需要。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社会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顺应全球化教育时代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寻找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是学校走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我校座落在大安区何市镇长滩河旁,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为七至九年级学生。我校确立了“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办一流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农村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二、成果内容

(一)提炼总结出了“一条主线,两个阵地,四个抓手”提高教师核心竞争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实践理念。

“一条主线”:以研究为主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各项工作,都突出研究这个关键,教师参与的各种活动都把关注点放在研究环节。

二个阵地:一是团队发展的主阵地:教研组。二是教师专业发展实效性的主阵地:课堂。

四个抓手:一是师德建设,二是课堂改革,三是课题研究,四是月检测。

(二) 总结出了农村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二主四抓”的操作方法。

二主:团队建设的主阵地:教研组。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主阵地:课堂。

团队建设,以教研组为主阵地。我校制定了《自贡市第三十四学校教研组建设办法》、《自贡市第三十四中学校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开展教研组建设。让教研组真正成为团结合作的教师团队,成为教师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观摩研讨的主阵地。

教师实践,以课堂为主阵地。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

四抓:抓住师德建设、课堂改革、课题导引、月检测工作。

培养敬业精神,抓师德建设。师德建设,重在培养教师强烈的内在发展动机。1.结合政治学习促规范。开展政治理论、教育法律法规学习,提升教师个人素养和依法执教的能力。2.结合专题活动净化思想。“学习身边的优秀教师”、“创优争先”、“名师成长之路”等专题活动,提高大家对教育工作的认识,促进大家热爱本职工作。3.结合奖惩促激情。将师德师风、教师参与教研工作等与自我成长相关因素与奖惩挂钩,极大地促进了教师自我成长的激情。

培养创新精神,抓课堂改革。教师专业成长的落脚点在课堂。学校制定了《自贡市第三十四中学校关于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了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研究课、示范课工作,让课堂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让教师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多媒体教学、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已成常态,学校已形成了“二三六一”课改思路。

专业成长有深度,抓课题。课题导引,针对性的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课题研究为导引,将理论学习、课题研究、课堂实验有机结合起来,既认真落实了“科研促教,科研强师,科研兴校”的思路,又极大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大课题工作,对提高实验人员,尤其是主研人员研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骨干教师组成课题团队,在大课题研究中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可迅速成长为学校的科研骨干。同时,开展微课题研究,让人人都有研究课题,所有教师进入研究状态,教师们的科研素养得以提高,为他们深入地进行研究创造了条件。

反思精神形成,抓月检测。教育教学反思,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沟通,是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在月检测工作后,让教师坚持做教学反思。集中探讨时,既要针对自己一月来教学情况做反思,更要针对上次检测后,反思所采用的办法是否起到了作用,下一阶段又怎么办做出思考。这是一个回环往复的反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始终把自己的教学做为一个反思主体,按月的检测工作又保障了这一反思过程的持续。这既培养了教师们教学反思的习惯,又使教学反思有了一定的深度。

(三)撰编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汇编”、“两个报告”。

①《教师专业发展成果汇编》;②《集体备课材料汇编》;③《长河之韵—自贡市第三十四中学校教育教学论文汇编》④《长河之韵—自贡市第三十四中学校课堂实录汇编》⑤《研究报告》⑥《工作报告》。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适合农村初中学校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成果效果

1、教师爱岗敬业

师德建设使教师们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了更高的思想认识,对自己的教学生涯有了更好的规划,明确了自己奋斗的目标。教师就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在追求理想,实现自我,教师们更加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2、教师研究能力明显提升

通过集体备课、课例研究、微课题、月检测反思等,教师研究能力明显提升。

3、课堂教学方式发生明显变化,新课程实施水平明显提升

我校的课堂教学有了可喜的变化。教师们都能熟练操作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六步法”(“导”“思”“议”“展”“评”“检”六步),在教学中突出以学定教,突出民主、平等的教学思想,注重将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实施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4、学生更加热爱教师、亲近教师,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有明显提升

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学技能的提高,学生们感到了课堂的巨大变化,课堂上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的时间多起来了,能充分享受学习的过程,与老师的距离近了,他们更加热爱亲近自己的老师,更爱学习了,他们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5、课题产生的社会影响

《开题报告》被北大蔡可教授在“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开班仪式”上引用,介绍教师成长的着力点在校本研修。2014年3月,罗原州在自贡市广播电视大学参加中国研修网组织的西南片区自贡市项目交流上做《培教研一体化,减负增效》发言。2014年11月,全区数学课堂改革展评研讨会在我校召开,罗原州做《低吟长河之韵,培育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专题发言。2014年,“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我校被评为优秀学校(全省仅七所),校长李孝全被评为“优秀校长”。李孝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学习型学校》获市“一等奖”,罗原州参与的省级课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获省阶段成果二等奖。

该课题在大安区多所学校交流、推广。

五、问题与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1、各环节中研究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少数教师被动参与课改,对课改工作投入不够;

3、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今后研究的方向

1、继续细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途径中需要进行研究的地方,提高教师研究的质量;

2、丰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3、强化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感,促进教师主动提高专业水平;

4、改进学校管理,建立健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机制。

 

撰稿人:陆波

审核人:罗原州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