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四川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 >> 第七届(2021年) >> 浏览文章

义务教育段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区域预防策略
时间:2024年10月0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义务教育段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区域预防策略

四川省人民政府2021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自流井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完 成 人:沈成明  陈  洪  彭维娜  杨  奕  许佳嫦  何  燕

成果来源:2015年四川省教育厅教育发展改革类重点课题

 

一、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解决了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归类归因方法问题

根据行为学原理和归因理论,采用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现象进行归类归因,从制度和实践上探寻根源,形成了科学的归因归类方法。

(二)解决了区域性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策略建构与实施问题

整合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三方力量”,“四维着力”,探索出一套预防策略,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解决了“策略”建构与实施问题。

(三)解决了区域性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可行性政策的制定问题

针对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根源探,形成可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选择的方案集合,并转化成一系列政策,形成了可推广的区域性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实践方法和路径。

二、成果形成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历时六年(2015年2月至2020年4月),分为三个阶段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2015年2月至11月),提出课题,组建研究团队,申报立项,做好开题准备并开题;

第二阶段:开展研究(2015年12月—2019年3月),研究有关政策,制定制定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确定自贡市檀木林小学等三所学校为试验单位,收集各类教师教学失范行为,开展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提出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策略,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开展第一期试验,并于2018年9月开展效果监测,随后对预防策略进行完善和调整,继续开展试验,形成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实践路径。

第三阶段:总结课题和深化成果2019年4月起),结题并在市内、省内和省外部分地方推广运用。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认识成果

1.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具有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我国教育制度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革,新的制度产生又会引发新的失范;教师教学行为从“失范”走向“规范”,也可能从“规范”回到“失范”。

2.认识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离不开科学的分析方法。

采用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价值分析,对教师教学失范行为进行归类,分为五种类型:价值性失范、目的性失范、技术性失范、关系性失范、复合性失范。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根源归结为三大系统问题:一是由于管理缺陷导致的制导系统问题;二是由于师德缺失导致的动力系统问题;三是由于改善自身水平无效导致的操作系统问题。

3.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要聚焦症结,实施区域性预防策略。

聚焦教师教学行为的“三大系统”症结,“四维着力”,促成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三方主体区域性互动共振,是区域性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根本途径。

4.  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要充分发挥教育行政政策的引导功能。

发挥教育行政功能,改进学校管理,完善教学行为的制导系统是基础;提高师德水平,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动力系统是核心;改善教师教育,完善教学行为的操作系统是关键。

(二)操作成果

1.区域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三主体三系统四维度策略”(简称“334”)

“334”策略: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三方主体”互动,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制导系统、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三大系统”,从激励性、规范性、支持性和禁戒性“四个维度”着力的区域性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策略。

(1)运用“三主体分析法”挖掘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根源

教师是教学行为的主体,学校是管理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是引导的主体。这三方主体交互作用,决定着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或失范程度,如图所示:

老师01.gif

1  教师教学行为三主体互动图

 

(2)构建了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三大系统的策略

针对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根源,提出了干预教师教学行为的制导系统、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的方案,构建了“改进学校管理、提高师德素养、改善教师教育”的41条对策,构成三大策略。

(3)找到了区域性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四维着力点”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四维着力点。即倡导社会公共利益的引导性政策、标识社会公共利益的规范性政策、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教师发展支持性政策,以及保障公共利益实现的禁戒性政策。教育行政部门从四个维度出台政策,优化教育生态,规范办学行为,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从“失范”走向“规范”,从“规范”走向“优化”。

第二,学校四维着力点。奖励优秀贡献、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师教育、惩戒违规行为,并适当保持制度的刚性和奖惩的力度,更有利于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实现教学行为规范和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第三,教师四维着力点。教师要坚持以楷模为榜样,以规范为准绳,以学习为阶梯,以禁戒为红线,预防教学行为失范从“自发”到“自觉”,从“失范”到“规范”,从“规范”上升为“优化”的境界,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一条科学的道路。

老师02.png

图2  三主体三系统四维度策略图


2.参与制定了区域性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一系列”支持政策

本成果被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学校采纳,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

(三)物化成果

1.《地级城市城区义务教育段教师教学行为失范预防策略》等研究报告。

2.《地级城市城区义务教育段教师教学行为失范开题报告》等课题报告。

3.自贡市自流井区特色经验成果、教学管理制度汇集、教师教学行为失范案例集等拓展性文件。

4. 市、区和学校出台的政策文件。

四、成果应用及效果

(一)成果的应用情况

1.成果的实施范围

自贡市檀木林小学、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自贡市第二十八中三所学校,自贡市自流井区及自贡高新区教育管理部门和师训机构。

2.成果的推广范围

先后在全市7个区县20余所学校,4个区县人社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推广交流,雅安市名山县、凉山州越西县、普格县,内江市市中区,以及在重庆市铜梁区、江苏省南通市、贵州省毕节市、云南省昭通市人社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师训机构和部分学校推广应用。

(二)     成果应用的效果

1.  规范教学行为,促进专业发展

通过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两个学年度试验,教师师德水平大幅度提升,教学行为的动力系统明显改善教师教学行为制导系统作用更加充分,教育行政部门“四维”着力,学校管理围绕“四维”改进,教师对学校制度认可率提高35.81%,对校园文化认同率提高37.59%;知识系统更为完备的提升14.1%,能综合运用反思资源进行教学反思的增长12.61%,教师教学行为的操作系统更加优化。

2.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内涵发展

通过本成果运用,辖区内学校进一步端正了办学思想,常抓师德教育,严格师德考核,规范教学行为,优化学生成长环境,提高了立德树人效益,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提升了办学品质。

3.优化教育生态,促进和谐发展

教育主管部门“四维”着力,树立榜样,出台规范,支持发展,惩戒失范,优化教育生态,促进和谐发展,社会各界反映良好。

五、成果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成果的创新点

1.聚焦失范症结,创建了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科学归类归因方法

本成果对教师教学行为失范进行归类,运用行为科学原理、归因理论和政策分析理论,找到了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根源,形成了通过事实分析、价值分析挖掘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失范根源的科学分析方法。

2.针对失范成因,构建了区域性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策略

本成果针对失范成因,形成了一套有针对性、可操作、有实效的区域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334策略”

3.行政四维着力,制定了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一系列可行性政策

本成果“四维着力”,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教师教学行为“三大系统”改善的政策,构建了区域性、系统性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实践路径,重点解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面临的迫切问题。

(二)成果的不足

对教师教学行为失范发生到什么程度需要采取干预措施,缺乏定量研究。

 

撰稿人:沈成明

审核人:陈洪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