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写字教学“113”策略
(自贡市第七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四川省自贡市第三十五中学
完 成 人:林国明、周安武、杨可平、钟菊、韩峰
成果来源:2012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一)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明显下降,写字不考虑间架结构、不讲究章法的现象普遍存在。其原因表面上是大量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等键盘输入、语音输入所致,但根本上是对汉字缺乏应有的珍视,对汉字文化缺少应有的敬畏。初中语文教材(原语文版),只编排了8次行楷字书写练习,无法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二)解决的问题
1.解决了中小学生对汉字文化认识不足的问题
汉字不仅是文字,更是中国人的思维之根、哲学之根、文化之根、情感之根。手写汉字可以领略汉字之美,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写漂漂亮亮的方块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有利于传承独特的汉字文化。
2.解决了农村中小学写字教学教材问题
本课题以“课标”附录4 中的300基本字为内容,编写了一套写字教材,中小学教师据此开展写字教学。
3.解决了农村中小学写字教学策略的问题
组织学生观赏名家书法作品,感受汉字特有的文化艺术之美。教师的书写示范和墨香校园环境的营造,潜移默化地引导了学生的练字之风,激发趣了兴趣。坚持写字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了坐姿端正、书写规范的习惯;掌握正确方法,逐步形成“意在笔先”的意识。写字教材按笔顺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为序,由楷体过渡到行楷,循序渐进,落实了各学段衔接。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性成果
1.中小学写字教学一体化,是农村中小学写字教学的有效手段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训练途径从小学到中学做到整体贯通,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基本字为训练内容,从基本笔画到偏旁部首再到间架结构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小学段练习楷体,掌握楷体字书写技法;初中段学习写行楷字书写技法,提高书写速度。
2.培养习惯、突出实用,是农村中小学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
坚持以习惯培养为起点,培养正确的握笔、坐姿习惯,读帖临帖习惯,按笔顺笔画工整书写,养成“意在笔先”、“提笔就是练字时”的写字意识,培养起学生运用自如的书写能力,达到学习、工作、生活中书写需求。
3.提高汉字书写能力,是中小学生传承汉字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生按笔顺规范书写汉字,做到笔画不添不漏、结构准确无误,促进学生规范的书写,体会对汉字的尊重与敬畏;以良好的书写习惯促进学生写字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书法特长发展,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品格和审美情趣;在写字训练中体会汉字书法线条粗细、疏密变化之美,体会布局、韵律之美,认识和领悟汉字文化之美为传承汉字文化奠定基础。
(二)操作性成果:农村中小学写字教学“113”策略
农村中小学写字教学“113”策略是:一体化的写字教学要求,一套完整的写字教学教材,三条有效的实施路径。
1.一体化写字教学
制定了《农村中小学写字教学校本教材实施意见》,形成农村中小学1-9年级写字教学的完整体系。第一、二、三学段以楷体字书写为内容:从基本笔画到偏旁部首再到间架结构练习,掌握汉字书写规则、技法,把汉字书写正确、观美。第四学段为行楷字练习,提高书写速度和水平。各学段都坚持技能训练和品质培养并重,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汉字文化传承意识。
2.一套校本教材
以“课标”附录四 300基本字为内容,编写了一套写字教学校本教材。以笔顺笔画、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为序,从楷体过渡到行楷字训练。
3.三条实施路径
(1)课内训练
全校各年级每周均开设有1节书法课,运用校本教材开展硬笔书写教学。培养书写习惯、掌握正确姿势、学会临帖方法。教师精讲示范、学生当堂训练。小学1-3年级生字课时,教师着力于书写指导和板书示范。
(2)课外强化
每天练好3个例字,从摹写到临写,开展星级评价,巩固训练成效。建立毛笔书法兴趣班,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训练。
(3)活动引领
每期举行全校学生汉字听写、认读比赛,师生现场书法比赛,师生优秀作品展。带领学生外出参观,欣赏书法名家楹联、碑文、牌匾作品,激发兴趣,开阔视野。
(三)物化成果
1.编写了写字教学校本教材《从三百到三千》一套
本套校本教材分4个学段共16册:《第一学段楷书基本笔画训练》、《第二学段楷书偏旁部首训练》、《第三学段楷书间架结构训练》、《第四学段行楷字训练》。
2. 编写了《农村中小学写字教学校本教材实施意见》
课题组编写了《农村中小学写字教学校本教材实施意见》,明确了中小学各段写字教学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保证了写字教学的有效实施。
3.编辑了师生书法作品专辑30本
编辑有师生各类写字活动专辑共30本。其中师生硬笔书法作品集各6本、毛笔书法作品集各5本,师生毛笔书法作品选集《爱伴青春行》等2本,教师获奖论文集1本,学生汉字认读听写比赛集5本。
三、成果创新点
1.编写了一套写字教学校本教材
写字教学校本教材《从三百到三千》,分四学段共16册。从楷体过渡到行楷字体,从小学到初中全线贯通。
2. 总结了写字教学三个实施路径
坚持抓好课内训练,掌握方法;持之以恒每天练习,做到课外强化,巩固成效形成能力;定期开展活动,发现自身成长,体验练字成就,扩大影响。
3.制定了《写字教学校本教材实施意见》,形成了写字教学的完整体系
依据“课标”,分学段设置写字教学目标和内容,提出具体教学建议,确定教学评价重点、方式、方法,在写字教学中融入书法文化教育,培养审美能力。
四、成果效果
(一)学生书写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学生在各级书法比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省艺术人才大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6人,自流井区“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稳居前三名。
(二)教师教学素养得到发展
课题研究,培养了我校书法教师队伍,语文教师均能胜任写字教学。教师参加市、区书法比赛获一等奖12人次,二等奖4人。主研教师6篇写字教学论文获市区一二等奖,还有3个写字教学微型课题分获区一、二、三等奖。
(三)墨香校园文化彰显特色
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布置中,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师生的书法作品,墨香校园文化建设已深入师生及家长心中,2014年获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自贡市赛区比赛中学组第六名。
(四)学校社会影响逐步扩大
2015年12月,50余家长参加了“迎接新年现场书法比赛”;2016年12月,70位家长参与了“送祝福、迎新春”送春联主题活动。2015年8月与澳门“分享爱·青春行”生活体验团书法交流活动,市级媒体《自贡日报》《自贡视线》。2016年9月“县域均衡教育国检”,专家吴庆霖观看了师生书法创作,点评了师生作品,现场题字“满林霜叶艳于花”,与书法班师生合影留念。
(五)推广范围
在研究的过程,自流井区教育局、自流井区基教中心及其他部门高度重视,区内20余所中小学校学校来参观、学习。2017年3月课题组在自流井区春季教学工作会上进行专题成果推广交流。
五、问题与思考
1. 师资力量还有差距
写字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书写水平不同的教师在使用本成果时,呈现不同教学的效果,如何有效提高教师书写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还需进一步探讨。
2.成果推广还需加强
由于农村学校影响力相对较小,成果使用和推广范围都相对狭窄,怎样让课题成果“走出去”,并博采众家之长也是下一步要面临的问题。
撰稿人:周安武
审稿人:梁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