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521”策略
(自贡市第七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檀木林小学
完 成 人:吴玉 龚梅 徐丹梅 周婷 魏东
成果来源:自贡市教育科研项目
一、本成果产生的背景
(一)《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
(二)现行英语教材已无法满足我们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教材与学生实际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 我校已有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成功经验和人才支持。
二、本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认识性成果
1.学校自编校本课程材料,是突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效手段之一。
2.课内外结合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3.奠定英语基础,培养创新能力要从小学生抓起。
(二)操作性成果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521”策略》
这一操作成果由5个开发步骤,2个使用途径,1个推广交流组成。
“5”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5个步骤
第一步 梳理教材
主要找《新路径英语》教材的融入点,寻找那个环节可以有效补充单词短语和句型。所以找切入点最重要。找切入点的原则要自然而然,合乎事理和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根据现行《新路径英语》教材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我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老师们对现有的英语教材进行了通盘的梳理。发现教材中单词的词汇量明显不足,有些单词和句子,对我校学生而言显得比较浅显。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有必要对单词,短语以及句型进行必要的补充。
第二步 补充材料
补充材料主要有三个原则,一来源于学生生活又贴近学生生活。二,有利于书本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三要有典型性。在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分年级,分单元,分课时,跟实验教师布置了收集补充材料的任务。每一位实验教师都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教学实际收集了富含大量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各种阅读材料,用在自己的课堂上。
第三步 筛选材料
由于是来自不同教师的选择,来自不同的补充材料。筛选材料的原则,一材料必须很典型,二与书本的切合度高,三材料要便于格式的统一。在大量的补充材料中寻找最切合学生实际的,便于操作的,最容易出效果的典型材料,筛选出来。如:一级的《Look at the Sky from the Bottom of a Well》 (坐井观天),二级的《Little Red Riding Hood》(小红帽),三级的《Wolf Is Coming》(狼来了)等。进行讨论,运用,再讨论,最后确定下来。
第四步 编纂成书
把经过精心筛选的典型材料,把它分级,分册编纂成英语阅读补充材料。一共4本,三到六年级,各一本,每本分上下册。对应到原有《新路径英语》的每个单元。它的编排体系与课本完全一致。有利于教材的融合。3,4年级结合单元整体内容,每单元一篇补充材料。5,6年级,按课文内容编排,每课一篇补充材料。
第五步 制作成电子版的有声课程资源
按照英语补充材料的编排顺序和内容特点,实验教师找到了权威的专家,给校本教材配上读音,每课都制作了PPT,可以在多媒体上实现单词和语音的同步显示。电子版有声教材有三大特点。一同步点读,二电脑发音,标准与节奏与中学完全一致,符合国家标准。三,便于传递,推广,交流,使用。电子版有声教材与纸质教材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2”指校本课程资源的使用的两个途径
第一个途径是课内使用。
这是校本教材使用的主渠道,校本教材与原有的《新路径英语》教材体系完全一致,降低了融合的难度,提高了融合的有效性。老师们使用起来感觉到即方便又有利,有效,不会成为负担。就是实验教师在新路径英语原有基础上,又多持有一本学校的补充教材上课。这是对原有教材的巩固和拓展。在实验的第二阶段,两本教材同时使用,相得益彰。在专门的阅读课上进行学习,由教师传授英语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学生进行统一学习。这样既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能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校本教材。
第二个途径是指课外活动中使用。
围绕校本教材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或者是英语节目的编排,演出。诗歌朗诵,英语歌曲联唱,英语课本剧等各式节目,既是对校本教材在使用方法上的创新,也可以使校本教材的使用效果达到最大化。
“1”是指成果的推广,交流。
由于该成果具有高度可操作性,所以课题组非常重视课题的推广和交流。 2015年6月在自流井区檀木林小学进行了全区推广交流。主研人员xxx上了一节补充教材与原有教材相结合的课。主研人员xx做了该课题成果的推广,效果非常好。2015年12月进行了xx市的课题成果推广,获得了高度评价。
(三)物化成果
1.《英语阅读补充材料》三至六年级共四本(见佐证材料)
2.《英语阅读补充材料》有声电子教材(见佐证材料光碟)
“521”操作成果是我校课题组历经3年多的课题研究,反复提炼,总结出来的。
三、 本成果的创新点
(一)学习方式的创新
课内外结合学习是本成果的主要创新点。在活动中学习是本成果的学习方式的又一个亮点。利用网络,光碟学习是本成果的一个创新点。
(二)学习内容的创新
内容上选择与中学教材相吻合的内容,有助于与中学衔接的内容是本教材的创新点。有声教材的发音标准与节奏,完全符合国家规范,是本教材的又一个创新点。
(三)途径创新
本课题成果强调融入点,就是分级分册融入单元教学,这是途径创新。
四、本成果的改革效益
(一 )体现个人价值
学生方面:
1.该成果着力于拓展学生英语的阅读量,就有助于学生英语兴趣和能力的提高。为中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提升了。
2.该成果创新开发了有声教材,学习完全可以在电脑上或网上自主进行,因此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学生获奖可谓捷报频传。在该课题实践的后两年时间, 2013,2014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人数不下百人次。
3.该成果的使用增强了后续学习的强大动力。我们跟踪了xxx中学和xx初中我校入口学生,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大大超过其他学校入口的学生。在深入更高一级学校的比例大大超过其他学校。
教师方面:
1.该成果促进了实验教师观念的转变。实验教师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料。而且一边实验,一边反思写成了论文近十篇,其中获奖的5篇。
2.该成果促进了实验教师知识技能储备的增加。
3.该成果促进了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彰显教育价值
本成果强调了课题的教育功能。在实验中学生逐渐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了学习英语的能力。在活动中养成了民主,合作,自主的好习惯。本成果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实现社会价值
1.由于我们把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融入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长年开展英语活动,所以英语特色就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就成为我校走特色之路的一个品牌,弘扬了社会价值。
2.该课题成果在区,市级范围内推广,就辐射引领了全区来至全市的小学英语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学及其研究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影响广泛,就提升了它的社会价值。
撰稿人:杨国兵
审核人:彭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