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七届(2016年) >> 浏览文章

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331”策略
时间:2024年10月0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331”策略

自贡市第七届科研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自流井区第一幼儿园

完  成 人:陈欲晓、蔡映红、杨燕梅、高一丹、郑常翎

成果来源:2012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我们围绕“社区资源”开展的多样活动中,作为教师,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孩子是社区的一分子,在与社区的接触中认识社区、了解社区,形成他们最初的是非观、善恶观,从而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待人处事,与人交往。因此,社区这个大环境中的一切人和事物都对孩子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在目前的形式下,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我园通过对目前社区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后,申报了《有效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课题,并于同年9月批准立项。历经3年多的研究,该课题于2016年1月顺利结题,研究成果受到相关专家一致好评。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

1.总结出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三原则

(1)生活化原则

幼儿教育的生活化是指在设计、组织、实施幼儿教育时,要把幼儿教育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的感性经验联系起来,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获得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和谐发展。

(2)社会性原则

社会性是指个体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于这种心理特征的发生和发展,儿童由自然人逐步变为能适应生活环境、能与周围人交往并以自己的独特个性对他人施加影响的社会人。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指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必须参与实践,必须在实践中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实践中检验思维成果的正确性。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让幼儿在实践过程中,体验乐趣、提高社会生活能力、获得自我满足和成功感、自我感受并总结出社会经验。

2.认识到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家庭教育相互协作的关系

幼儿教育不等同于幼儿园教育,是和家庭密不可分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赏识、相互鼓励的基础上合理的利用家长资源,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二)操作成果

探索出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331”策略。

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331”策略。即“三条途径,三个步骤,一个机制”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具体做法:

1.三条途径

(1)课堂渗透。

课堂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手段,整合社区资源,使教师由文本的选择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我们通过对社区资源的调查,整理出有助于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可利用资源并运用到课题教学中,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活动引领。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离不开活动的引领,在各种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结合社区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平台共享。

①家园平台

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我们通过向家长开放日活动、家访、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了解幼儿的认知规律,指导家长尊重孩子游戏的权利,主动做幼儿的游戏伙伴,指导家长尊重孩子自我发展的权利。通过多渠道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②区——园平台

打破封闭的教育观念,改变传授规范的学科知识才是课程的教育思想,树立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课程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社区独特的教育资源,“请进来,走出去”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与大自然对话、带孩子回到户外教学、社区访问、社区参观、社区远足等实现资源共享。

2.三个步骤

(1)挖掘社区资源

我们对周围的社区有效教育资源做了针对性的开发,所有这些场所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充足的资源“市场”,并且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发掘、利用。

(2)整理社区资源

我们对收集的社区教育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归类,按照资源的特性主要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公共设施、家长资源这几个板块。我们根据资源的形式,结合幼儿性发展目标,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

(3)利用社区资源

我们根据不同的发展目标,选择不同类型的社区资源,设计相应的活动,小班级主要以幼儿的自我意识、爱园爱家的情感培养为主,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以园内和家园合作进行的亲子活动为主要形式设计活动。中班级以认识各种情绪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为主,以促进幼儿亲社会情感的提升,利用社区资源,设计教案和主题活动。大班级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能力及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主。

3.一个机制

构建了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机制。由于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幼儿的教育必须认识到幼儿自身、幼儿群体以及家庭、社会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根据《纲要》、《指南》精神,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家庭、社区的教育作用,本课题遵循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理念实施课题研究。

(三)物化成果

1.搜集整理了可利用的社区资源调查表

2.形成了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优秀活动集

3.《有效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论文集一本

4.《有效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案例分析

5.《有效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幼儿观察记录

三、成果的创新点

1.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由园内课题教学拓展到社区、家庭。

2.探索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331”策略。

3.构建幼儿园、社区、家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成果成效

(一)成果实效

1.幼儿的变化

(1)提升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幼儿社会情感得到提升,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锻炼。

(2)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

2.教师的变化

(1)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2)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沟通技巧。

(3)提高了教师教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

3.幼儿园的变化

(1)推进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2)积极参与增进家园互动。

(3)家长的自身教育能力得到提升。

(二)成果的推广范围

1.全园推广,效果明显。研究周期内课题组教师,每期在园内公开课展示课题成果,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普遍认可,非实验班级教师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借鉴使用。

2.区域推广,广泛认同。一是借助帮扶活动平台,2014年5月我们与帮扶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中,就关于课程开发、教学模式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将我园开展的社区课题的研究成果于结对园共享,二是利用片区教研活动进行区域推广。2015年11月在片区10所幼儿园共同参与的研讨活动中,就本课题实施情况、成果等进行经验交流。

3.媒体宣传,扩大影响。2013年6月、2015年11月分别就本课题开题情况、中期评估情况在自贡市教育局网站进行了宣传报道。

4.市外交流,颇受赞誉。2016年3月泸州市镇中心幼儿园一行6人来园观时,幼儿园就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交流,获得他们的一致好评,纷纷要求借鉴成果。

五、问题与思考

实验课题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了社区、家、园的合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改进:1、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细节管理不到位,还有待加强。2、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度不够。

课题组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扩大研究成果,深入挖掘课题的广度与深度,以使课题研究成果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和效益。

 

撰稿人:蔡映红

审核人:杨燕梅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