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七届(2016年) >> 浏览文章

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一二二三”模式
时间:2024年10月0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一二二三”模式

自贡市第七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永安职业中学校

完 成  人:郑纯惠   王斌宪   吴  跃  陈  昆   邹自英   罗谋君

成果来源: 2010年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一般课题

 

一、成果背景

(一)为什么研究

当前政府部门、教育者对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大都停留在对他们的精神慰藉和物质援助上,而没有把教育视阈落实在提高留守学生自身生存本领上。本成果确立的“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并不仅是给予援助,更重要的是培养自立的人”的理念正是要通过对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来提高他们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而实现其发展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解决什么问题

1.解决农村职高留守学生教师难管的问题。

2.解决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的操作性问题。

3.解决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的课程资源开发、效果评价问题。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性成果

树立一个理念:留守学生的教育并不仅是给予援助,更重要的是培养自立的人。

众所周知,动物会在孩子长大后把它们从身边赶走,逼迫孩子学会独自生存的能力。这种行为貌似残忍,实则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做法。父母外出务工,似父母“狠心”将子女从身边赶走,正是培养留守孩子自立能力的好时机。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中职生,要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必须增强自立能力,否则即使智力超群也可能被激烈的竞争无情地淘汰。因此,课题组研究认为,教育者应该转变观念,树立“留守学生的教育并不仅是给予援助,更重要的是培养自立的人”的理念。

(二)操作性成果

实施两个策略

(1)建立学校、家庭、村组社区三位一体的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育人机制

为整合资源,学校与当地党委签订了留守学生帮扶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组织了留守学生监护人系列培训活动,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德育运作机制,把留守学生的自立能力培养贯穿到学校、家庭、村组社区,形成德育合力,营造“三维”共振的社会德育场,产生了多要素整合、多层次发展、全方位推进的整体规模效益。

(2)凸显“留守学生之家”阵地,让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培养落地生根

学校充分发挥“留守学生之家”教育功能,建立健全了留守学生档案,走进留守学生的生活圈,举办谈心交流会,从生活细节入手,拉近与留守学生的关系,开设亲情电话,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积极寻求“代理家长”参与教育,开展监护人教育观念更新培训,协同对留守学生“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指导。通过实践,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对“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的培养产生了认同感,学习的主动意识明显增强,学习习惯明显好转,关心父母、服务社会的主观意愿也在逐渐形成。

采取两条途径

(1)以思想教育为经,培养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意识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 俗话说得好:思想问题解决了,很多事情就好办了,所以留守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要使留守学生对父母外出务工的目的意义认识到位,自立的知识和技能要掌握到位,使他们入脑入心。培养农村留守学生自立意识,就是让他们从思想上解决离开父母和老师的庇护后怎么做的问题:独立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自主的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活。

(2)以实践教育为纬,强化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技能的掌握。

留守学生因父母常年为生活奔波而疏于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生活教育和技能指导,他们往往在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表现出不良现象,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大量的长时间的实践性指导,才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生活素养,实现人格素质的完善。课题组研究认为可采取以下办法:一是挖掘教育资源,开展自立技能培养;二是以活动为载体,搭建提升自立能力的平台。

提供三把“钥匙”

(1)交给学生一把“钥匙”——学生操作手册:《留守•成长——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技能力操作手册》。

课题组根据农村职高留守学生“父母不在身边”这一实际,开发编写了工具书——《留守•成长——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技能力操作手册》。该手册共分六部分20个操作技能的指导。留守学生带在身边,易懂、易操作,有指导、提醒、警示之效。

(2)交给教师一把“钥匙”——教师培训讲义:《留守•成长——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教师讲义》。

课题组围绕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的四个方面,开发编写了校本教材《留守•成长——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教师讲义》,该讲义共分六部分21课时。内容较丰富,切合留守学生实际,对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实用性。

(3)交给学校一把“钥匙”——学校评价量表:《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测评表》。

课题组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自立能力的基本要素,确立了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素质模型——《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八条我能行》,采取了形成性评价与个案跟踪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制定了《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测评表》及统计表。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一)理念创新——革新了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理念

率先提出并践行“留守学生的教育并不仅是给予援助,更重要的是培养自立的人”的理念。从对留守学生物质援助、精神慰藉到专注自立能力的培养,符合生命教育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与职高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的实际合拍,也助推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高。这是观念的改变,认识的进步,使得对农村职高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更上一台阶。

(二)模式创新——实现了农村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的系统性、科学性

在农村职高留守学生中开展自立能力培养研究在全国尚未系统开展,尤其这方面的成果还很欠缺。“一二二三”模式成果内容既有理论导向,又有培养策略、实施途径,还有校本课程和效果跟踪评价办法,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本成果弥补了缺陷,实现了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的系统性、科学性。

(三)途径创新——成果资源共享途径多元化

1.成果资源固化

本研究汇编的七册书:校本教材《留守•成长——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技能操作手册》、校本教材《留守•成长——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教师讲义》、《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案例集》、《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学生文集》、《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教师文集》、《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活动影像集》、《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成果推广集》,为成果资源共享提供了方便。特别是该成果的“三把钥匙” 极具实用性对农村中职学校、各类义务段学校、普高学校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成果资源信息化

数字化后的成果资源放置在了“内网”和“外网”上,使成果资源共享更加便捷。

四、成果效果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优化了留守学生生活空间,改善了学校育人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效益。

(一)学生变化方面

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意识普遍增强、自立能力得到提高

课题组采取形成性评价与个案跟踪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样本实验质量,按照《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测评表》在与学生相关的四类人员中开展了问卷调查,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我校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农村中职留守学生自立能力提高在个案跟踪研究中也得到较好体现

本课题既注重面上的研究,也重视个案跟踪研究,事例真实、鲜活,效果令人鼓舞。

(二)教师成长方面

教师培养农村中职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工作的意识得到增强。教师培养农村中职留守学生自立能力的管理手段、策略更优化。

2.教师在研究活动中,专业得到成长。多名教师被安排在市校长提高班、校长论坛、师德巡讲会上介绍研究成果。主研人员所写论文多次获省、市、区教研成果和教研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

(三)学校发展方面

学校进一步建立完善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提高了学校对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的组织协调能力。

促进了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课程化体系建设。

学校德育管理上新台阶,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连续五年考核都名列全区前两名,学校连续三年督导评估为全区一等奖。

(四)社会影响

获得的荣誉

由于课题研究务实、成效好,学校先后被自贡市团委、关工委表彰为“自贡市关爱留守学生十佳集体”、“自贡市关爱农村中职留守学生十佳集体”、“自贡市示范性留守学生之家”。2016年6月该成果荣获自贡市教育局第七届教学成果一等奖;2016年9月该成果荣获四川省教育学会第十七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成果推广情况

四川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刘东到我校调研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主研王斌宪在全区校长论坛上主讲了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一二二三”模式;沿滩区教育局举行了“永安职中省级课题成果《农村职高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一二二三”模式》推广会”,课题负责人郑纯惠在全德育干部会上举行了“如何开展德育课题研究”专题讲座专题讲此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农村留守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市教育局调研员曹和平、团市委副书记喻秉兰、区教育局副局长卢天庆等领导及十余家媒体到校参加了专题会。十余家媒体先后近30次对我校留守学生工作给予了报道推介,为实现成果资源共享。

媒体报道

从2011-2017年,先后有《中国经济网》、《凤凰网》、《四川新闻网》、《四川经济网》、《四川在线》、《四川三农新闻网》、《教育导报》、《自贡日报》、自贡市教育网、沿滩区教育网等媒体对永安职中市级示范性留守学生之家创建和留守学生自立能力培养工作进行多角度、大篇幅报道。

五、问题与思考

1、要进一步拓展思维,不断创新,将成果应用到有类似问题的非留守学生。

2、要进一步把自立能力培养与当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起来,将课题成果更好转化为各级政府部门解决广大农村留守学生以教育为核心的系列问题的参考,促进当地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撰稿人:郑纯惠

审核人:刘建勋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