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六届(2014年) >> 浏览文章

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时间:2024年10月0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自贡市第六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完 成 人:  杨景华  郭英  林玉梅  刘丽梅  余敏

成果来源:  2012年自贡市高新区教育科研课题 

 

一、成果背景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1.基于国学经典教育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需要。

2.基于当前社会“转型期”对于民族精神品质缺失的反思。

3.基于“文化自贡”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4.基于对《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成果的推广和拓展研究的需要。

(二)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1.我们的学生需要哪些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如何在浩瀚的典籍中选择符合义务段学生学习的著作、片段或经典语句,是本课题首要解决的问题。

2.如何解读和运用这些经典?

国学经典,内涵深邃,见仁见智,国学经典体现的是传统思想和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文化,如何在批判中吸收,把传统和时代主流价值观最有效地结合起来,我们需要站在当今时代,用今天的价值观来审视、吸收和运用。

3.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那些途径和方式,开展国学教育,既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又能丰富学生的学习。

二、成果内容

(一)国学教育的四种校本途径

自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积极探寻国学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初步形成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四种途径。

1.以课堂为主阵地,形成国学六步课堂教学法

学校在每周的课程表中单列出一节国学课,以《国学启蒙》为教材,组织语文教师实施国学课堂教学。探索出了比较切实可行的校本经典诵读课堂教学模式,即:故事激趣─诵读经典─理解经典─背诵原文─情境表演─模仿创作。

2.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形成国学系列校本教材

为适应学校选修课程的需要,课题组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语言积累的需要,节选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千家诗》《唐诗宋词》等古典经典著作中的部分内容,编辑了一套适合本校小学1至6年级的国学教材,教材分年级编写,共六册。

3.以国学文化为特色,形成国学熏陶的环境文化

(1)视觉环境。

在校园走廊、过道、墙壁上张贴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图文并茂的国学经典画卷。班级、年级阵地张贴国学大师画像或经典名句,

(2)听觉环境。

学校把上下课铃音设置为国学经典配乐诵读,学生跟着铃声诵读,一节课的铃声有预备铃、上课铃和下课铃分别各诵一次,诵读内容每周一换。

4.以国学诵读为主要形式,形成校园特色文化活动

(1)诵读。

开展“一日五诵”的活动。即早晨自由诵读国学诗文,课前跟着铃音齐声美读古诗文,大课间集体诵国学名句,中午静心默读20分钟,晚上亲子共读半小时。

(2)赛读。

我们把国学诵读融入到学校“诵读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中。以年级组为参赛单位,每个年级编排一个国学经典诵读节目,参加学校举办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3)唱读。

音乐课上让学生学唱配乐诗词,使原本生疏拗口的诗词在我们的学生口中优美起来、亲近起来,更增添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与向往。

(4)口手结合,学以致用。

书写经典、书签制作、自办手抄报、国学游戏。

(二)国学教育的文化熏陶

课题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新课程理念为支撑,以凸现学校办学特色为宗旨,探索国学“以文化育情,以文化育趣,以文化育才,以文化育人”之路,着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收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1.促进了学生成长。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积累和精神积淀,学生在诵读中提高了语文素养。

2.促进了教师发展。教师在研究中,改变了自我,获取智慧,丰厚底蕴,实现教师师德和教育、技能、艺术的提升,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教案、课件和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

3.促进了学校发展。推动了课程改革,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一)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校园传统文化,营造出中华传统文化氛围,打造国学教育的特色校园文化。

(二)探索出学校国学经典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途径。

(三)构建学校国学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开发出适合我校总体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学生年段的国学经典序列教材。

四、成果效果

通过课题研究,全面推进学校国学教育,积极开展国学特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发挥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感染力,陶冶性情,启发灵性,活跃思维,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生人文素养。研究成果固化为学校的特色教育模式,并在推陈出新和特色上下功夫,结合盐都文化的挖掘,营造具有“盐味”的国学文化。

五、问题与思考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难窥一斑,我们教师文化底蕴不够,领悟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研究工作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尽管在国学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上做了一些探索,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是在时代性上不够突出,校本特色上还需下功夫。

(三)本课题的研究绝非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情,而是需要通过课程实施的规范化、长效化、制度化才能见效。

 

撰稿人:余  敏

审核人:杨景华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