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建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
(自贡市第六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四川省荣县第一中学校
完 成 人:杨长青、李跃平、代茂平、曹茂林、肖晓梅
成果来源:2011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一)研究背景
1.基于四川省的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
2.基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倡导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基于现在广大的农村中学,新课改下教育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还比较缺乏
4.基于我校近几年生源质量的下降,本科升学率也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特别是理科教育教学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解决问题
1.解决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实施途径的问题
2.解决了农村学习物理教学质量较低,寻找提升空间的问题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
1.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方法
2.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究了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有益
3.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操作成果:初步形成了适合我校教学的高中物理课堂自主学习模式——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建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五步法:“自学,互学,导学,践学,复学”。
1.自学:课前或课中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
2.互学:课中学生预习交流,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分组合作。
3.导学:教师精讲,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4.践学:学生实验、实践,达标测评。
5.复学:学生反思,巩固提升,教师归纳学科思维方法。
(三)物化成果
本课题组的教师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也有很大的收获,课题组的教师分别在县级、校级承担了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中得到师生的高度评价。有多篇文章在县、市交流、获奖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以下为课题组教师的教学成果记载。
杨长青:1、论文《物理高效课堂的认识与构建》获《中国教育学刊》一等奖。
2、论文《勤炼内功 给力推进新课改》获市二等奖。
3、论文《生命 智慧 使命》在县级教研活动中交流。
曹茂林:《单摆》获校第十一届优质课竞赛第二名。
代茂平:教案《运动图像》获市三等奖。
肖晓梅:1、课《功》在市“聚焦课堂,有效教学”中小学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高中物理组三等奖
2、论文《电磁感应考点分析及复习建议》在市级教研活动中交流
3、课《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学校优质课竞赛中获第二名。
三、成果效果
1.学生层面:学生的物理学业成绩明显提高
经过此课题的教学模式实施,学生们基本都转变了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学习知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最终促进了物理教学质量的较大提高,同学们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附表一:部分学生物理成绩的记载
班级 | 姓名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第五学期 | 第六学期 |
8 | 王勤文 | 58 | 64 | 68 | 72 | 78 | 89 |
8 | 陈国平 | 47 | 57 | 63 | 69 | 75 | 84 |
8 | 罗宇超 | 60 | 65 | 58 | 70 | 80 | 93 |
8 | 王小英 | 72 | 74 | 68 | 80 | 86 | 95 |
8 | 段登峰 | 56 | 65 | 72 | 69 | 85 | 86 |
8 | 黄文强 | 66 | 70 | 69 | 74 | 79 | 90 |
8 | 范杰伟 | 57 | 64 | 83 | 75 | 79 | 86 |
8 | 冯丽梅 | 70 | 75 | 64 | 81 | 86 | 79 |
8 | 罗梦霞 | 54 | 63 | 68 | 73 | 79 | 85 |
8 | 蒋汾洋 | 43 | 58 | 63 | 72 | 76 | 87 |
附表二:学生参加竞赛活动人数对比表
项目 | 高2012届 | 高2013届 |
理科学生总人数 | 317 | 245 |
参加物理竞赛人数 | 34 | 41 |
参加科技创新人数 | 10 | 11 |
在高二物理竞赛中多人获奖。其中有三人获得四川省二等奖、一人获得全国三等奖。
2.教师层面 : 老师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课题组的老师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探究了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观念,不再简单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1)课题组领会了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2)课题组借鉴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三三六”模式
(3)课题组还学习了中国现代教育家魏书生的教学模式
3.学校层面: 带动了学校微型课题的研究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总结并完善了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将这种方法运用于我们的课堂,学生和老师的变化都是非常明显的。在这种前提下,也引发了我校物理老师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思考,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各年级的物理备课组又进行了一些微型课题的研究。
4.社会层面:对物理有良好的改观
课题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探究,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物理水平,有效地改变了许多家长和学生谈物理色变的现象。
四、问题与思考
(一)课题研究人员的能力所限,实践范围比较狭小,总结出的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验证、推广。
(二)农村中学教学资源不足,教学班的班额较大,学生实验中要让每一个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有困难;在实施互学过程中,学习小组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指导。
(三)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关键在于“自主”,在课堂上有很多不确定性,这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备课、上课的工作量和难度。
撰稿人:肖晓梅
审核人:刘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