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四川省人民政府2021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富顺县教育和体育局
完 成 人:高小红 李玉兰 廖刚华 吴少贤
成果来源:来源于2012年自贡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
一、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很大部分教师思想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化,教学中通常采用满堂灌和题海战术等墨守成规的做法。本成果中明确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的具体要求,同时开展的多途径专业带动,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二)学生主体性缺失
大部分课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没有真正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没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成果中基于“学”为中心的“三学N步”教学范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实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三)课堂教学效益低下
针对全县课堂教学存在的“程序化”“形式化”“浅表化”等问题,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等策略,促进学生“真学”和教师“真教”,促进了课堂效益的提高。
(四)县域内城乡教育不均衡
全县农村学校多,城乡教学质量差异大。全县域采用“五动”策略,确保所有学校(含村小)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成果形成的过程
(一)试点探索阶段(2012年1月-2013年12月)
此阶段主要采用课题立项、顶层设计、学习培训、学校试点、召开现场会等措施,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探索。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4年1月-2015年12月)
此阶段主要采用确定教学范式、多种途径推进、召开论坛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等措施,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三)深化实践阶段(2016年1月-2017年3月)
此阶段主要采用研究课堂教学现状、构建评价体系、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策略、开展市县级研讨活动等策略,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辐射引领阶段(2017年4月-2021年7月)
此阶段主要采用多种方式推广应用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发挥研究成果的辐射引领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我县课堂教学策略的进一步优化。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理性认识成果
1.课堂教学改革应强化三个意识
课堂教学改革应强化的三个意识:学为中心;质量提高;系统协同。
2.明确了“三学N步”教学范式的内涵
“三学N步”教学范式是基于学为中心的一种教学范式,学生在课堂上主要采用自学、互学、展学三种学习方式,即“三学”。其中自学即自主学习,互学即学生合作学习(指对学、小组合学或群学),展学即展评式学习(指学生展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思维方法,学生之间采用提问、补充、质疑、辩论等方式进行评价);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互学、展学为主线,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灵活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质疑、点拨提升、练习反馈五个基本环节要素,实施不同的教学步骤即“N”步教学步骤。
(二)实践操作成果
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五动”途径架构;一套“三学N步”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学范式;一套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三全”评价体系。
1.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五动”途径架构
县域整体推进“三学N步”教学范式,是由县教体局主导推进、县教研室指导引领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性变革。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了“愿景驱动、行政推动、专业带动、学区协动和校本主动”的“五动”途径策略。

2.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的“三学N步”教学范式
(1)“三学”的具体要求
①自学。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和预设问题,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形式,完成预设问题,进行自我调控和约束。学生应完成学习任务的60%。
②互学。教师设置明确的互学任务,将学习任务问题化,问题体现“真问题”“主问题”“层次性”等特征;调控学生互学情况,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平等地参与合作,避免出现边缘化;了解学生互学情况,收集问题,适时参与启发、追问、点拨。学生在同桌之间、小组内或者全班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各司其职;学生间互相启发和帮助,积极分享学习成果,归纳学习成果和仍未解决的问题,同时作好展示、点评准备。学生应完成学习任务的80%以上。
③展学。教师合理设置展示问题和时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及时调控学生展示,纠正学生展示时出现的知识错误、思维偏向等情况;根据学生展示情况进行启发、引导、点拨、归纳,促使学生思维的优化。学生采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肢体语言、实物模型等多种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及生成的新问题;认真倾听和关注同学的展示,进行提问式、补充式、质疑式、辩论式评学;认真倾听教师的点评和归纳拓展。此学习方式的目标是全体学生参与对话、交流,围绕问题展开争鸣,从广度上和深度上激活课堂,同时学生基本解决所有学习问题。
(2)N步教学步骤
①课堂教学基本环节要素。全县倡导课堂的基本课堂环节要素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质疑、点拨提升、练习反馈。
②N步教学步骤。基本课堂环节要素不是线性的流程“序”,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点”,即几个要素顺序可以灵活,频率可以重复,可采用变式、增加、减少、调换、结合等方式运用,各学校结合校情、学情,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中灵活运用基本教学环节要素,采用不同的教学步骤即N步教学步骤实施教学。
3.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三全”评价体系
(1)教师教学的全程评价
①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即课前、课堂和课后进行评价。课前教学设计的评价,主要对教学方案中的“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活动设计”三个核心要素的评价。
②课堂教学实施的评价。
③课后作业布置的评价。
(2)学生学习的全面评价。对学生学习开展全面评价,特别着重对学生主体性体现和全面发展的评价。
(3)学校工作的全时段评价
①过程性考核评价。定期组织专家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督查考核。
②结果性考核评价。年终对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进行考核。
四、成果应用及效果
(一)成果的应用情况
本成果在全县各学校全面实施,包含高中、初中、小学所有学校。县教体局先后6次在全市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上做交流发言。省内外多个市(州)多次组织教师进修校和学校到我县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观摩学习,在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川南片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推广暨学术研讨会、四川省教学改革创新联盟2017年专题研讨活动等省级活动上,我县均做了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发言。
(二)成果的改革效益
1.学生主动发展,生命蓬勃生长
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近8年来,全县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的各类比赛中,获得全国、省、市级等级奖分别为1500、2700、8000余人次,其中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全国奖32人次。
2.教师专业成长,职业幸福感增强
教师改变了“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注重了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同时特别重视了情境教学和深度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教师职业幸福感增强。
3.教育质量提高,城乡均衡发展
各学校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乡区学校获得快速发展,城乡之间教学成绩差距也明显缩小,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五、成果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1.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村县域推进途径架构
研究出的课堂教学改革“五动”整体推进策略,即“愿景驱动、行政推动、专业带动、学区协动和校本主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村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架构。
2.创建了基于“学”且可活用化的教学范式
本成果创建的“三学N步”课堂教学范式,是基于“学为中心”的一种教学范式,学校灵活运用基本环节要素,采用不同的教学步骤和流程,凸显教学范式的活用化。
3.构建了一套凸显当代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
本成果构建的评价体系,符合当今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对教师的评价中,特别强调教学方案的设计、深度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使用等,体现了时代性。
(二)不足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和新高考背景下,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还有待深入研究。
撰稿人:李玉兰
审核人:陈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