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
(自贡市第六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富顺县飞龙镇新农九年制学校
完 成 人:范世君 尹绍良 张 鹏 郑宗才 陈国萍
成果来源:富顺县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课题组通过了解和调查发现,本校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引导不及时或不自然;师生互动空间狭窄,模式单一,内容乏味;作业设计质量欠缺,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这些原因均影响了师生互动。课题组通过进一步探索农村中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用以指导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
“师生互动”可谓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它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通过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能极大的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或学生对学生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或生生间的双方、交互的影响。在交互过程中,师与生同等重要、互为主体的。这里的互动更强调学生的动。
(二)操作成果
1.教师及时自然进行引导,搭建师生互动平台
(1)及时引导
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学生认识和思维展开的最佳时机,果断及时加以引导,适时搭建一个有效的师生互动平台,以有效推进教学。
(2)自然引导
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里,总有一些时间段或时间点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比较关键和重要的,教师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分析学生的内在思维活动,把握时机,自然引导,从而推动师生有效互动的生成。
教师有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顺应教学发展的线索,不露痕迹地利用师生互动来起到绝佳引导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理解更加到位。
2.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师生互动的兴趣
教师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引导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从而激发师生互动的兴趣,使学生积极探究,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
3.设计“大问题”,扩大师生互动空间
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大问题”抛掷给学生,就如把学生投置于一个偌大的陌生领域,学生可以放开手脚,但在茫然四顾之际又必须加强联系找到救生之路,为学生扩大了互动空间和互动需求。所谓“大问题”即粗线条式的问题,这种问题应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它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作策略的选择、材料的选择、思路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对某一具体操作方法的选择;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设计作多种假设与猜测,而不仅仅是按既定程序作一蹴即就的验证。
4.创设生活化教学环境,丰富师生互动内容
课堂上除了老师准备丰富的材料、设计丰富的环境外,还应引导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带到课堂上,使课堂上的每个人都作为信息源,让学生在充斥信息的环境中接受多方刺激、发生互动。
5.设计以合作为主的多向性学习活动,拓宽师生互动途径
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学生互动受性别、性格、空间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性别相同,空间位置较近的学生之间容易产生互动,互补型性格的学生之间也较易发生互动。其中,以小组建设等方式来拓宽师生互动途径,尤其是生生互动效果明显。
6.优化作业设计,潜在推动师生互动的生成
分层布置作业,采用多种作业形式,促进师生互动。
三、成果创新点
成果的关注点在课堂教学,正与区域内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契合,实用性强,易于被教师掌握。
四、成果效果
(一)学生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实验班级明显进步,从而带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参加艺术特长和学科竞赛,据统计获省级奖励2人,市级奖励5人,区县级奖励近40人。
(二)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知识结构得到了优化。多数老师掌握了“师生互动”方面常用的策略,并自觉运用于自己的教学,教学水平提升了,教学效果明显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撰写了大量相关论文,设计了许多优秀教学设计,也呈现许多质量较高的课堂,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和多堂课获得市、县级等级奖。
五、问题与思考
1.尽管研究的策略实用性强,但欠全面,还不能适用于更多的课堂,还需要进一步往纵深处研究。
2.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必须注入行政的支持。
撰稿人:范世君
审核人:罗在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