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四川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 >> 第七届(2021年) >> 浏览文章

地域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4年10月0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地域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

(四川省人民政府2021年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完 成 人:秦丹、张家斗、申奎、罗智凯、段晓芳、唐彬

成果来源:四川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地域特色红色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8-1213)

 

一、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建议400字)

(一)改变了创新创业精神培育没有找到适宜的强大精神资源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的价值观、百折不饶的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关注不够、效果不佳。精神的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其中能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素材广泛,但是如何从中找到一个更强大的精神资源去培育创新创业精神目前还没有研究。

(二)精准对接创新创业教育的地域红色文化资源提炼不够、开发不足的情况

地域红色文化包含大量精神和物质资源,目前还没有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作精准的提炼。并且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各地区都还有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不足。

(三)改善了创新创业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贯通式培育存在断档的情况

学校对学生学完创新创业必修课后的选择缺乏引导,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均是学生自由发展状态,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贯通式培育路径。

二、成果形成的过程(建议300字)

(一)2016年5月---2017年9月 成果前期研讨、论证及制定总体方案阶段

分析文献资料、走访遗址,在青马社实践红色课程、开展红色调研、创办红色项目,制定了总体实施方案。

(二)2017年9月---2018年9月 初次实践阶段

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4个班级中全面实施,着手开展思政创新创业示范园、校园红色环境建设。组建红色创新社团、红色创新创业俱乐部。

(三)2018年9月---2019年9月 再次实践阶段

在10个班全面实施方案。建成红色文化广场等3个主要景观。组建5支红色实践小分队,赴省内外调研。孵化项目开始频频获奖。

(四)2019年---至今 全面应用及推广阶段

在全校应用,开设必修课,开发川南红色资源。“青春红艺”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红色创新创业俱乐部项目迅速增长。自贡红色文化与创新创业精神馆开始建设,线上新媒体开始建设。开始接受校外参访、服务社会、交流推广。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建议1500字)

(一)提出了“地域红色文化培育创新创业精神”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成果将能与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对接的自贡红色文化全方位融入创新创业的环境、课程和项目,突出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和百折不饶的创新创业精神,激发教师育人动力,营造坚强担当、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育人氛围,树立起“地域红色文化培育创新创业精神”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二)提炼并开发了能精准对接创新创业教育的自贡红色文化资源

1.提炼了四类能精准对接创新创业教育的自贡红色文化资源。

一是大革命时期中共先驱者领导自贡盐工大罢工中展现的坚强担当精神及斗争遗迹。二是全面抗战期间自贡人民在节约献金救国活动中展现出的爱国精神及募捐遗迹。三是自贡籍英雄及先辈百折不饶的斗争精神及故居。四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贡盐业改革创新中展现的创新精神及改革遗迹。

2.开发了诸多能精准对接创新创业教育的自贡红色文化资源。

开发了“自贡红色文化与创新创业”课程,4条红色创业参访路线,红星闪闪创业故事集,德铭钢笔、励志鸡蛋、江姐围巾等红色文创产品,白马将军卢德铭、江姐家书等红色话剧,线上“红色创新人”“红色创业故事”“可观看的自贡历史”等可视化资源。

3.形成了“地域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操作手册”。

从便于操作利于推广的层面总结了地域红色文化的开发过程、其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途径和具体的教学、活动方案

(三)构建了“环境-课程-项目贯通式培育新路径

1.沉浸式的环境化培育路径。

以“线下红色实体+线上红色空间”为主线,创办思想政治创新创业示范园,实现红色文化对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

2.全覆盖的课程化培育路径。

开发校本课程“自贡红色文化与创新创业”,计16学时1学分,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教育模块。

3.进阶式的项目化培育路径。

项目化培育路径以“红色创新社团-红色创新项目-红色逐梦之旅”进阶式活动为载体,以“采集红色文化-开发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为主线。首先在课程化培育路径中成绩优异者且在感悟中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直接吸纳进入红色创新社团,在社团中组建红色实践小分队,教师作为队长,深入自贡红色遗址、乡村社区聆听故事、参访故居、调研群众、研读历史资料,采集、分析、提炼与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相关的红色资源。在此实践中,引导学生发现脱贫攻坚、红色基地、乡村社区中的创新创业机会、在实践中历练学生吃苦耐劳、百折不饶的创新创业精神。在一学期的社团工作结束后,引导学生写出感悟和创业计划,针对有成熟创业计划的学生直接吸纳进入红色创业项目,即进入红色创新创业俱乐部孵化项目,进入开发红色文化阶段,学生的“专业创业项目”也可进入孵化。再经过一学期的创业实践,对优秀的项目选送参赛,进入红色逐梦之旅赛道或其他创业大赛,进入传播红色文化阶段。在完成项目中,调研采集了红色文化,提炼了创新创业精神,同时在开发红色文化中遇到困难,接受创新创业精神鼓励,循环往复,完成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实践培育。

四、成果应用及效果(建议500字)

(一)成果应用及推广情况

成果在2017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4个班中首次实践,2018级扩展到康复系所有专业。2019、2020级扩展到全校实施,目前已经在四届学生中完成实践,共计约7000人。成果负责人应邀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红船精神”主题教育培训班上、四川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年会上做交流发言,累积受众500余人,覆盖200余所省内外高校。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来我校学习交流成果并在各校推广应用。

(二)成果改革效果

成果实施以来,我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路上坚强担当、百折不饶。经统计,创业项目三年存活率自2018年的20%提升到2021年的40%。2018年到2020年,学生在“互联网+”和“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上共荣获20项奖项,其中省级银奖1项,国家级一等奖1项。建设红色教学团队3个、成功荣获四川省首个思政类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称号、荣获省级“精彩一课”讲课比赛二等奖2项、立项相关市厅级及以上科研5项、在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8篇。

五、成果的创新点与不足(建议300字)

(一)创新点

育人理念创新。首次提出了“地域红色文化培育创新创业精神”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培育路径创新。重构了“环境-课程-项目”贯通式培育新路径。

(二)不足

学生人数较多但红色参访课程的场地非常紧张;在实践中发现自贡还有很多红色资源亟待开发;思想政治创新创业示范园的红色新媒体功能还开发不足、红色场馆休闲区的运用还不够灵活,仍然还有大片区域没有规划。

 

 

撰稿人:张家斗

审核人:秦丹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