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作业的科学设计研究
(自贡市第六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德铭中学校
完 成 人:叶长贵 胡建波 罗莎 代明珠 吕欣怡
成果来源:2010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一)课题的提出
1.作业设计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作业设计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3.作业形式单一
(二)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对以往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进行反思,与新课标数学作业设计作对比,在课堂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展开研究,革新作业设计,改变传统作业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业科学设计研究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成果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学生的研究,如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组完成作业。
2.课内练习分组,包括“数与代数”练习的作业分组、“空间与图形”练习的作业分组、“统计与概率”练习的作业分组、“实践与综合应用”练习的作业分组等。
3.课外个性化作业分组进行,设计不同类别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课外拓展。
(二)课题研究成果
我校课题组经过三年的研究实践,探究出了农村初中数学作业科学设计“七让”这一研究成果。
1.设计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
2.设计贴近生活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好数学
3.设计合作性的作业,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
4.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
5.设计差异性作业,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收获
6.设计长期性作业,让学生规律性和意志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7.重视评语和反思,让师生在交流中共成长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1.强化教师树立因材施教的意识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
3.探索出农村初中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方式
4、它能够让一个数学教师从传统的作业布置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实现教师轻松教学、快乐生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成果效果
(一) 学生自信,数学能力得到加强
1.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个性品质。如:学生学会了自我出题,相互检查自我的知识点是否牢固。
2.转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观念,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由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更树立了自信心。
3.学生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师的工作更轻松,教学效果好。学生。成绩进步,得到学生、家长的肯定。
(二) 教师成长,课改理念得到提升
1.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的教学、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
2.教师们意识到作业重要性的不可替代。对于作业的布置更加精益求精,力求作业覆盖当堂内容,紧跟考试热点,且使全班各个层次的同学都有题会做,都有兴趣做作业。
3.在长期的课题实验中,教师获得了快速成长。多名老师被评为市、区和校级优秀教师。我校多位数学教师的论文在省、市、区获奖;实验教师的数学教学成绩也高于非实验教师成绩。
(三)课题的教育及社会影响
数学市级研究课题的开展极大的推动学校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提高,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
1.课题研究对社会的影响
2012年7月,在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会上,我校课题主研、校长叶长贵作为学员代表就我校数学等课题实施情况作了交流发言,会后,部分学校校长索要课题研究资料,让农村中学师生受益。
2013年12月,我校课题主研、校长叶长贵在自流井区教学质量表彰会上以《攻坚克难,务实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题,详细介绍了学校数学组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
2.课题研究对同行的影响
2011年8月胡建波老师撰写的《农村初中数学作业科学设计之初探》课题论文被省教科所评为省一等奖,代明珠老师有教改论文《强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受到有关专家及同行的一直好评。
2012年4月,由张晓兰、罗莎老师承担了区级有关作业设计的研讨课,受到区教育局领导及与会老师的好评。
2013年11月吕欣怡、王泽君老师承担了市级有关作业设计的展示课,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得到了与会专家和教师的肯定,示范课及作业布置模式在全区得以推广,并在市、区教育网站进行了专题报道。
3.课题研究对区域的影响
课题组先后与沿滩中学、沿滩区富全中学、自贡八中、汇东实验学校数学组就数学作业设计进行了交流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我校数学组的在《农村初中数学作业的科学设计研究》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我校数学组被区先后评为优秀教研组和区初中数学教研基地;目前我校有12个市级和区级微型研究课题正在申请评奖。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初三数学毕业优生率连续五年均为区第一名,学校教学质量连续五年获区教学质量一、二等奖。整个数学组教学成绩居于全区同类学校前茅。2013年11月学校被确定为自流井区级课堂改革实验学校。
五、问题与思考
1.在课题实验中,由于实验教师学习、培训不够,经验不足、条件有限,课题实验与理想设计有一定的差距。
2.如何更好地吸引全体学生做数学作业的兴趣,尽管教师们想方设法设计更有效的作业,但总有少部分学生作业态度不够认真。
3.在优化作业设计时,如何减轻教师负担.
撰稿人:罗 莎
审核人:刘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