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434”策略
四川省人民政府2021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自流井区第一幼儿园
完 成 人:陈欲晓、刘富春、古雪娇、陈丽敏、张晓君、林静
成果来源:2018年自贡市第二批名师工作室专项课题
一、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解决了幼儿园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食育主题系列园本课程的问题
该成果以二十四节气内容为载体,融入食育,结合本土化,融合“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自然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家庭教育”为一体,有效解决了中国传统节气文化融入食育的主题系列园本课程问题。
(二)解决了幼儿园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食育主题系列健康食谱的问题
该成果制定了课题研究的幼儿园四季健康食谱,以“四路径”实现了二十四节气与食谱的结合,让幼儿养成应时而食的健康饮食习惯,解决了幼儿园健康食谱的问题。
(三)解决了幼儿园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食育主题系列中国文化传承的问题
该成果使教师对中国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有了深入认识。在挖掘二十四节气文化和食育的教育过程中,师幼共同学习成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文化带来的文化自信,解决了在幼儿园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意识不强的问题。
二、成果形成的过程

(一)确定方向、构建组织(2018.06 ——2018. 10 )
通过论证课题、组建团队、制定方案、培训教师做好课题实施准备工作。
(二)开展实践、探索活动(2018.11——2020.8)
1.收集、筛选、拓展食谱
通过对食谱地收集、筛选,制定出当季当地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食育的幼儿园食谱,并进行科学拓展。
2.实施教学环节探索
通过幼儿认识、种植、食用当季当地食物,探索出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教学“三环节”。
3.开展活动路径实践
通过主题学习式食育、生活渗透式食育、情景体验式食育、环境浸入式食育,探索出实践活动“四路径”。
4.实施个案食疗研究
针对少数特殊体质儿童,制定相关食疗方案,整理出特殊儿童案例、食谱。
(三)凝练经验、推广普及(2020.9——至今)
形成园本教材、研究成果等,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课例、报纸电视采访等进行成果推广。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认识性成果
1.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让幼儿的直观体验更具体
各种主题活动把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博大精深融入幼儿园食育教育,让幼儿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体验直观性、具体化。
2.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让幼儿园的园本课程系统化
该成果以二十四节气内容为载体,结合本土化,融合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自然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家庭教育为一体,使幼儿园的园本课程系统化。
3.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让中国非物质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
在“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引领下,把健康的饮食理念根植于孩子心里、花开进孩子家庭、果结于广大社会,让非物质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
(二)操作成果
本课题经过3年多的实践,初步形成《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434”策略 》和“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的课程体系”的操作成果。
1.探索出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的“434”策略
(1)“4”:即探索出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操作的“四流程”
流程一:收集。搜集整理我国有特点的节气文化、地区饮食习惯、食谱。
流程二:筛选。筛选适合幼儿及幼儿园与二十四节气融合的食育文化、食谱。
流程三:拓展。选择当地当季可操作的食材进行种植、制作、品尝活动。
流程四:运用。通过主题学习式、生活渗透式、情景体验式、环境浸入式食育活动将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园食育引入幼儿园一日教学活动中。
(2)“3”:即探索出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教学的“三环节”
环节一:认识。通过教师讲解,孩子观察、触摸等认识蔬果。
环节二:种植。孩子们在种植园里种一些当季当地的蔬菜,参与管理、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环节三:食用。孩子们一起采摘蔬菜,参与制作美食,与大家一起分享美食。
(3)“4”:即探索出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活动的“四路径”
路径一:主题学习式食育。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知识、二十四节气食物探知、本土
特色食物探知,初步形成幼儿对二十四节气食育文化的认知。
路径二:生活渗透式食育。通过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进餐能力、进餐礼仪、进餐习惯、进餐情绪,真实的生活活动等,让幼儿在生活中渗透二十四节气食育文化。
路径三:情景体验式食育。通过幼儿园小厨房、节气活动、节日活动、亲子共享时光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二十四节气食育文化,体验食物之趣,感受食物之美。
路径四:环境浸入式食育。通过幼儿园及班级环境创设,教师与幼儿共同打造可观、可感、可操作的食育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感知二十四节气食育文化。
2.构建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的课程体系
该成果课程目标注重幼儿情感、认知、实践能力的发展。着力提升幼儿实践操作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观察模仿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珍惜食物、感恩生命、敬畏自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品质。课程内容挖掘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的食谱资源、开发了活动教材、探索了实施策略、构建了课程体系。通过主题学习式食育、生活渗透式食育、情景体验式食育、环境浸入式食育四个路径实施课题,让每个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学习、游戏、运动以及家庭中积累有关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食育的生活经验,在饮食中享受与人分享的快乐,感受中国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评价采取教师自评为主,幼儿参与、家长参与评价为辅,结合成果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由此形成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的课程体系。

(三)物化成果
1.构建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的课程体系
2.建构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园本课程网络图










3.形成了一系列的《食话食说》、《食谱集》、《特殊儿童案例及食谱集》、《食育教案集》、《工作室文案集》、《生态主题活动集》、《美食美篇集》等

4.整理了研究过程资料集(图片、视频、讲座、食育简报55篇)
5. 撰写了相关课题论文:其中课题成果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5篇
四、成果应用及效果
(一)成果的应用
1.实施范围
该成果主要在自贡市5区2县40多所幼儿园近2万多名幼儿中实施。
2.推广范围
该成果通过成果现场宣传会、公开课展示、定点推广等方式,在四川省内4市50多所幼儿园进行成果推广。
(二)成果的效果
1.幼儿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1)幼儿饮食习惯得以养成
(2)幼儿身体体质明显改善
(3)幼儿审美能力得以提升
(4)幼儿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2.教师教育能力得到提升
(1)拓宽了教师二十四节气与幼儿园食育相关知识
(2)提高了教师实践运用能力
(3)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
3.家园共育得到共赢
该成果增强了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家园关系更融洽,家园共育成效得到显现。
4.办园特色得以彰显
该成果让幼儿园形成特色办园、彰显幼儿园品质,赢得了社会赞誉。
5.社会影响得以呈现
(1)家长反馈
家长认可了课题实施带来的教育变化,肯定了二十四节气文化的食育课程理念。
(2)上级评价
市区领导认为该成果提高了幼儿的综合素养,增强了幼儿体质,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幼儿园园本课程得到落实,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3)媒体宣传
该成果利用微信公众号50篇美食美篇、51篇公众号、微博、3次报纸电视采访等进行成果推广,起到一定的辐射引领作用。
五、成果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成果的主要特点
该成果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
(二)成果的创新点
1.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2.探索出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的四路径
3.实施了“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自然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家庭教育”融为一体的多元融合
4.开发出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园本课程
(三)成果的不足
1.本土食育资源挖掘不足
2.传统文化和美育元素挖掘不深
3.课程评价做得不深
撰稿人:刘富春
审核人:陈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