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理化生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自贡市第六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解放路初级中学校
完 成 人:吕治康 黄萍 刘宁佳 陈超 谢婷
成果来源:2010年自贡市市级普教科研资助金课题
一、成果背景
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中的探究性教学细化为可操作的细节步骤和方法了解较少,具体实施较困难;课堂时间有限内
在大班额中进行探究性教学困难重重。本研究旨在解决在课堂时间内,在大班额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各种困难。
二、成果内容
我课题组经过2年的实验和研究成功摸索出在初中阶段理化生学科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初中理化生实验教学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的原则方法及实验列表(附件)
(二)初中理化生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引导方法 ,熟知并能灵活恰当地运用实验的探究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问题提出的方法以及实验探究的有效保障。
(1)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直接问题化,然后通过尝试解答将问题进一步具体化,最后对具体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从而提出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学生在试验中细心观察,不要回避实验中的错误,让学生对实验错误进行提问,分析,找答案。
(3)开门见山式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的。
(4)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问题。从认知矛盾处提出问题。
(5)引导学生在接触新知中根据旧知提出问题。
(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
(7)运用问题变式引导提出问题。即以原有问题为基础扩展问题从而提出新的
(三)大班额背景下开展初中理化生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措施保障
1、大班额下探究实验开展的有效组织与实施---具体的做法:合理分组,突破时间、空间上的局限
Ⅰ、“大班”化为“小班”—— 突破空间局限
Ⅱ、突破时间局限
突破时间局限的方法一:探究型实验课选题要准。二:探究形式的选择。三:课前充分准备。四:任务驱动式教学组织。五:课程中的保障。
课堂中的小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2、实验器材保障:学校保障为主,自制实验室器材为辅。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1、从当前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有效地解决实验探究式教学与时间、教学质量间存在的矛盾冲突
2、从研究和实践出发汇总得到,大班额下有效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各项准备和保障
3、特别突出在初中理化生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的提出问题、措施保障和具体实施的三个核心环节
4、成果形式多样,成果的指导性、推广性、可借鉴行和可操作性强。取之能用,用之有效。
四、成果效果(主要内容:成果实效,推广范围)
(一)效果体现
1、学生
(1)探究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验中开展探究性教学,学生更愿意,更容易接受,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2)探究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思维习惯得到改善。
(3)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究式教学能提高学习效率。
(5)探究式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2、教师
(1)对教师的学习和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2)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强烈地改变着教师的教育理念
(3)学生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让教师找到了有效教学的一条新途径。
(4)教师更好的适应探究式教学的要求
3、成绩体现
(1)理化实验考试成绩对比
(2)中考成绩对比
(3)科技创新大赛获奖
(4)竞赛成绩
(二)成果形式
课题工作总结、课题结题报告、教学个案收集册、成果图片展示、学生活动方案、教师论文集、数据对比,探究实验表格等。
五、问题与思考
(一)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知识有限,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
(二)材料收集还不够充分,平时虽做了工作,但在成绩提高的体现上还显得薄弱。
(三)课题成员运用成果指导教学还不够系统熟练,有待在教学中逐步提高。
(四)学生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将会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将不断的跟进。
撰稿人:陈 超
审稿人:胡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