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六届(2014年) >> 浏览文章

小学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研究
时间:2024年09月30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小学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研究

自贡市第六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汇东试验学校

完 成 人:杨奕  陈国红 谭燕  蓝芸  洪英

成果来源:自行命题

 

一、成果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于2001年就提出了建立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外语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同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作为一个有序的有机体,设定了统一连贯的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和测试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走进<外研新标准>,接受新挑战——谈初一英语教师在中小学教学衔接中的对策》张少琴)《英语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应加强对教学的分类、分层指导和评价,帮助学校因地制宜地落实本地课程实施方案,并注意做好学段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尤其要做好小学与初中阶段的平稳过渡,促进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3)。如何实现我校中小学英语有效衔接,大面积提高我校英语教育教学质量,为地方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使我们提出了这个课题。

(二)研究的意义

充分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力求找到小学、初中英语衔接的有效策略,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探究让学生在不同阶段均对英语学习保持较高兴趣的方法,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成果内容

(一)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

探索中小学英语教学有效衔接策略,实现小学、初中英语教学阶梯式一体化。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让初中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提高英语教学成绩。

1.充分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探究让学生在不同阶段均对英语学习保持较高兴趣的教育教学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技能、教学策略、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的 “有效衔接”。

3.从我校实际出发,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师有效沟通、交流,整体提高我校英语教育教学水平,探索切实可行的“六年级上行七年级下行衔接”方法。

(二)研究的方法、策略

1.研究的内容

认真研读《课标》,掌握《课标》一级到五级目标要求并根据目标要求研究有效衔接的教学策略、学习策略等。

认真研读《教育学》、《心理学》,了解学生、走近学生,知晓每个学生个体的心理特性、学习能力会因年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从而培养师生感情、拉近师生距离,实现小升初情感有效衔接。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教改活动,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师间交流、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实现小升初认知上有效衔接。

2.研究的对象

着重在六、七年级英语教师,六、七年级在校学生间进行。

3.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分析确定选题《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

文献法:通过研读《标准》,查阅国内外课题相关信息、确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策略,保证研究的可行性。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及时了解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及所遇到的困难,写出相应调查报告,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通过随堂听课等多种方式,观察中小学教师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并予以记录,研究探索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衔接等问题,逐步明确小学英语与中学英语的相同相异处,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方面加以提炼,再通过集体研讨、交流等方式筹划对策、制定计划,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实践,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做好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观察记录、学生活动情况记录等,对研究结果进行反思,探索出小学分学段使用的能够更好的适应中学学习的固定的教学方法模式。

个案研究法:确定课题组要个案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等项目,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深入而具体的研究,把搜集到的各种个案资料,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揭示个案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进一步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积极支持我校英语教师在本课题下开展小课题研究,对个案进行研究,提升我校英语教师整体科研能力。

分析总结法:收集整理所有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成文。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该课题《小学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研究》是立足我校实际,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确定的选题。本课题所界定的“小学初中英语衔接”着重是指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英语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衔接。通过研究,找到了部分小学、初中英语衔接的有效策略,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效率、教研教改能力及学生学习能力、综合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

经过课题研究实验,整合了中小学英语教材中的部分教学内容和初步形成了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衔接教学方法是本课题的重要创新点。即有针对性的将七年级和六年级英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有机整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改进。

四、成果效果

(一)成果的实施范围

着重在六、七年级英语教师,六、七年级在校学生间进行。

(二)成果的推广范围

该课题研究促进了我校中小学英语教师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短短一年多时间,有一名老师被列为自贡市教育局“一三一工程”教育专家培养人,一名老师被列为学科带头人培养人;一名教师被聘为高新区英语教研员;一名教师被评为自贡市优秀教师;在省市各级各类赛课中获省特等奖1人,省二等奖1人,市一等奖7人,区一等奖4人;承担市级以上示范课、交流课、研讨课达30节。

课题研讨期间,我们还和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进行了英语教学交流,我校教师曾羽与成实外教师同课异构,受到了广泛好评。《自贡晚报》、自贡电视台都做了报道,市、区多个学校都派来了老师进行观摩。

所有的教师围绕课题,写出了理论学习笔记和课后教学反思,有20多篇教学论文和研究报告在国家省市级教学刊物上发表、获奖及各种会议交流。其中《浅谈中小学英语衔接教育》发表在国家级教育刊物上,并获全国一等奖;《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获得全国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一等奖;《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中学英语入门教学之我见》获省二等奖;在自贡市“四个一”评选活动中,我校英语老师获得市一等奖论文5篇,课件4个,教案2篇。

我们还围绕课题的研究做了市级专题讲座和展示活动。在市级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中有两名教师做了专题讲座,培训骨干教师,受到好评;我们的研究成果之一《初中阶段未现的小学单词》,备受兄弟学校英语老师好评,纷纷要求借鉴,以实现小学到初中词汇教学的顺利衔接; 初中八年级备课组在全市进行的集体备课展示活动,受到来自于全市200多名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的热烈欢迎和好评,许多学校纷纷拷盘,把经验带回去借鉴、操作,为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为全市中小学英语课改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引领作用。

五、问题与思考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只有研究,才会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路不一定平坦,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在我市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大环境下,我们定能逆势而上,探索出一条能被我市其它九年一贯制兄弟学校借鉴的、行之有效的九年制一贯学校英语教学衔接方法;争取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加大研究力度,力争在今后的研究中将研究拓展到普通小学六年级与普通初一英语教学的衔接研究,为我市的基础英语教育尽教育者的绵薄之力!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