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
(自贡市第六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自流井区红旗小学校
完 成 人:余兰 贺敏 邓春燕 李莉 代玉
成果来源:2011年度高新区一般课题
一、成果背景
(一)为什么研究
1.我校农民工子女多、留守儿童多、低收入家庭儿童多、单亲家庭儿童多。
2.从家庭角度培养阅读习惯,提高课外阅读量根本无从谈起。
因此,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增加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已成为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解决什么问题
1.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本课题有机融合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精心筛选课外阅读篇目,探索三个学科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并形成系列课型。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增强了学生的独立筛选课外读物意识。
1.近两年来的强化课外阅读实践研究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学生独立筛选有用书籍的意识得到了加强。
3.开发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二)操作成果——三大学科课外阅读指导课型基本构建。
通过主协研教师的不断探索,基本形成了三大学科课外阅读指导课型模式:
1. 语文学科
形成了 “绘本阅读指导课”、“古诗诵读指导课”、 “国学诵读指导课”、“精彩片段赏析课”、“读书交流汇报课”、“课外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习作指导课”的基本课型。
2.数学学科
主要有“数学故事阅读课”、“数学思维阅读课”等课型。
3.英语学科
主要分为“英语儿歌赏析课”、“英语词汇趣味记忆课”、“英语阅读交流课”等课型。
(三)物化成果——完成了语数英学科课外阅读三大序列推荐篇目、书目汇编。
语文组完成了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汇编,各年级一册,共六册。以课标相应年段的阅读量为依据,汇编内容包括古诗、国学、现代文阅读等内容,内容总量不低于课标要求140万字。
数学组完成了一至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汇编,根据各年级的阅读量为标准,汇编内容包括数学儿歌、数学游戏、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味解题方法等内容。
英语组完成了三至六年级必读与选读书目汇编,各年级一册,共四册。以儿童年龄和认知现状为基础,汇编内容包括新课标英语分级读物、世界经典童话双语绘本、新东方生命教育美语绘本、漫画英语我爱学等内容。
《学生课外阅读手册》《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英语贺卡》《英语手抄报》《幸福文学》第六期等都是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本课题有机融合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精心筛选课外阅读篇目,探索三个学科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并形成系列课型,使课外阅读内容更加与时代接轨,范围更加广泛,对强化课外阅读途径和方法的实践研究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一)完成了语数英学科课外阅读三大序列推荐篇目、书目汇编。
(二)三大学科课外阅读指导课型基本构建。
四、成果效果
(一)探索并总结出了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保证充足的阅读资源,使学生有书可读。
2.推荐适当的阅读内容。
3.指导有效的阅读方法。
4.活动竞赛促阅读深化。
(二)探索并构建了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模式。
通过我们的探索研究,基本形成了 “绘本阅读指导课”、“古诗诵读指导课”、 “国学诵读指导课”、“精彩片段赏析课”、“读书交流汇报课”、“课外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习作指导课”、“数学故事阅读课”、“数学思维阅读课”、“英语儿歌赏析课”、“英语词汇趣味记忆课”、“英语阅读交流课”等课型。
(三)通过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外阅读书目和内容,形成课外阅读课程序列。
即以中华经典诗文为主的基础性诵读,以教材配套相衔接的辐射性阅读,学生自主选择的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增加课外阅读量,并有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
1.语文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确定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
即以《国学启蒙》读本为主要晨诵内容,《语文同步读本》、《亲近母语》系列读本及德育处推荐主题阅读材料为午读内容,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室及市图书馆借阅书目为个性化阅读内容。我们还分年级汇编了学生阅读手册,内容涵盖国学、古诗、现代文阅读等方面,必读和选读均有涉及,方便学生阅读和选择。
2.数学组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数学课外阅读书目。
以各年级数学教材为基础的数学拓展知识,确定相应的数学儿歌、数学游戏、数学家的故事及数学趣味解题方法为主要课外阅读内容。
3.英语组采用“英汉对照”的形式,广泛选取来源于英语国家的阅读材料。
精选安徒生和格林兄弟的经典童话,精选伊索、拉封丹的经典寓言,趣味小故事,英美传统童谣、绕口令、儿童诗。完成了三至六年级必读与选读书目汇编,各年级一册,共四册。
(四)营造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氛围,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1.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引领,阅读兴趣得以激发。
2.教师通过课题研究也形成了阅读、反思、实践、交流、总结的习惯,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3.师生相互影响,形成良好互动,阅读氛围日益浓厚,书香校园正在形成。
五、 问题与思考
(一)教师阅读需进一步加强。
(二)如何通过调动家长们的阅读热情来激励学生持续阅读。
(三)对于学生,如何将外在的阅读压力转化为内在的阅读需要和动力。
(四)学生的阅读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探究和完善。
撰稿人:李 莉 代 玉
审核人:邓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