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六届(2014年) >> 浏览文章

以数学课本为基础进行教学拓展的策略
时间:2024年09月30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以数学课本为基础进行教学拓展的策略

(自贡市第六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富顺县富世镇城南小学校

完 成 人:罗  丽 张裕祥 张远勤 潘  英

成果来源:2009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本课题科研成果是自贡市教育局教育普教科研项目课题项目中产生,2009年10月开题,2013年1月完成全部研究工作并成功结题。经过近三年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在研究前认真制定计划,研究中按计划进行实践研究,研究后认真观察教学效果,切实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提炼总结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拓展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拓展教学的教学策略。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

1.课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课题研究立足教材基础,拓展教材知识内容,合理改变教材原有呈现方式,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的生活实际,通过实践扩展知识,发展了学生思维。本课题研究对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善学习方式,有效拓展和运用多种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总结出了实行小学数学拓展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二、三”基本要求

“一个突出”: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两个关注”:关注数学课本为基础,进行数学拓展、创新教育的渗透,关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个必须”:必须是和谐融洽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情商和学习欲望;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提问,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必须是开放的课堂,课外收集信息,课内人人都说、人人都做。

(二)操作成果

通过实践研究,初步摸索形成了以数学课本为基础,在“新课引入-例题教学-总结深化-巩固练习-课后延伸”各环节教学拓展的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适度拓展五步法”。

1.创设情景,新课引入适度拓展

进行新课引入教学时,根据新课标要求要重视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注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情、以境、以疑、以趣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幻灯,绘画再现、音乐渲染,多媒体电脑演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现实情景,组织操作活动,创设认知冲突的思维情境,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2.引导探究,例题教学适度拓展

(1)引导归纳,明确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过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巧用迁移,自主探索。充分启发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同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本质进行比较区别。

(3)尝试探究,自主发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把操作和思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讲题说理,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

(4)操作发现。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操作材料(模型、实物或教具等),让学生在剪、拼、折、量、叠、画、移的过程中,通过眼、耳、手等多种感官的协同合作及其它同学的相互配合,把由观察获得的初步的感性认识推向深入。通过操作去发现规律,并在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体会学习乐趣。

3.深化认知,归纳总结适度拓展

(1)在新知衍生处拓展——衔接新知

教学中寻觅知识的衍生点,适度拓展,实现新旧知识的无缝对接,让知识自然生长。

(2)在认知模糊处拓展——深化认知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数学知识不断理解和建构的过程,常会滋生一些错误或模糊的认识,要善于把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模糊点,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不断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模糊,不断修正学生的认识。

4.发散思维,练习设计适度拓展

(1)打破思维定势,拓宽学生思维

(2)设计开放练习,培养有序思考能力

5.实践运用,课后延伸适度拓展

认真选择课后拓展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从枯燥走向有趣,体验快乐;从被动走向主动,体验自主。

三、成果创新点

1.研究紧紧依托改革课堂教学,积极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实现学校个性化发展,筑就新的平台。

2.本课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课题研究立足教材基础,有效拓展了教材知识内容,合理改变教材原有呈现方式,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的生活实际,体现了“学而有用”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愿学、、想学、乐学、会学;通过实践扩展知识,发展了学生思维。

3.本课题研究对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善学习方式,有效拓展和运用多种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课题研究成果比较实用,总结出了实行小学数学拓展教学所遵循的“一、二、三”基本要求,即“一个突出、两个关注、三个必须”;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以数学教材为基础,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拓展教学的基本策略,即“课堂教学适度拓展五步法”

四、成果效果

(一)教师方面 

通过课题研究,全校教师观念有较大转变,理论素质有质的飞跃,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很大提高,形成一个较强实力的数学教师团队。

1.创新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的能力。

2.形成了专题式研究方式,教师自觉主动参加教研。

3.教师更加重视平时随堂评课、议课,自觉提升教学能力。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能力大大提高。

4.课堂教学拓展设计能力增强。

5.依托课题研究,进行研究课专题展示活动和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成绩突出。课题研究期间,数学组教师参加优质课竞赛先后有多人次获得国家、市、县级奖,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县、镇级送教下乡和支教活动献课,获得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课题组教师撰写有关数学拓展、创新研究课题的数学教学论文、案例和反思,先后有20多篇获得县市一、二等奖。

(二)学生方面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素质得到有效提高,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大大加强,愿学、乐学、会学的学生多了。

1.学生学习能力有大幅提高,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有明显提高。

2.经过课题研究影响,实验班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各项指标远高于非实验班成绩,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3.培养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的变化。

4.学生的学习动机、思维品质、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水平都有质的飞跃。

(三)学校方面

1.学校数学科教学成绩参加斐然。课题研究期间,学校各年级数学科教学成绩在教学质量成绩评比中,我校有70%以上科次的获得同级第1、2名,数学科教学质量得到领导好评和同行认可。

2.学校连续被评为学区教学质量一等奖学校,教学质量在全学区、全县得到领导好评,兄弟学校称赞。

3.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得到社会、家长的广泛认可,许多家长都认为:把孩子送到城南小学读书,我们家长放心。

五、问题与思考

1.教师教学理念还很落后,理念更新不足,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

2.教师教学心理压力大,任务重,对课堂研究缺乏足够的认识高度。

3.课题研究活动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难以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4.研究力量的略显薄弱,教师对现代教学手段、教学设备不适应。

5.有些成员缺少反思意识,不能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撰稿人:罗  丽

审稿人:刘  云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