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基本途径和步骤
(自贡市第六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沿滩区王井镇中心小学校
完 成 人:刘利平、卢世华、陈劲松、朱家荣、兰一英
成果来源:2008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我校是一所较为偏远的乡镇中心校,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过分依赖现行教材,未对教材进行合理地加工与改造,对农村学校的优势教学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因此,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探索农村小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基本立足点与操作方法;结合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探索农村小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基本途径。
二、成果内容
通过不断实践、提炼,探索并揭示出了农村小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两个基本立足点、四个基本途径和和四个基本步骤的“二四四”认识与操作成果。
(一)农村小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两个基本立足点
1.实践性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农村学生生活实际
2.实践性作业设计是对教材的合理运用和有效改造
(二)农村小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四个基本途径
1.联系生活增加背景
教材上某些作业,缺少实际生活的问题背景或问题背景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因此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应增加一些实际的生活背景或场景。
如:针对2009年7月西南地区遇到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水资料相当紧缺的现象,老师在教学《节约用水》一课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了课文背景,改编了一道调查型实践性作业:调查你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并写一个小报告。
2.根据学情改变方式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归纳等理解能力。
如:在学习了四年级《寓言两则》后,教师根据学生好动、喜欢表演的特点将寓言《滥竽充数》的课后作业改编成操作型实践性作业:课本剧。
3.针对实际改变题型
教材中部分作业的题型以及使用的材料和数据等不是很符合农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生活实际改变作业题型。
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之后,把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改编成了一道操作型实践性作业:搜集8个硬纸烟盒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将数据改为9×6×3(单位:cm),进而探究出节省包装纸的方案和原理,删去繁复的计算,能更好地揭示其原理。
4.依托教材创编问题
小学教材中有一定的实践性作业题目,但仅仅这些实践性作业题目显然是不够的,还应依托教材,自主创编设计一些符合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性作业。
如:在教学小语第十二册第12课《种瓜得豆》一课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自主创编设计了一道探究型实践性作业:探索“合理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才能为人类造福”的科学问题。
(三)农村小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四个基本步骤
1.重温课标夯实基础
重新学习课程标准,特别是其中关于综合实践部分的一些观念和要求,用新课标理念作为设计实践性作业的指南。
2.研究教材改编作业
认真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学科梳理教材中的实践性作业题。
3.发掘资源创编作业
农村小学实践性作业资源相当丰富,发掘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并创编一些实践性作业。
4.营造氛围整合力量
整合同学科教师、跨学科教师、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以及政府、街道、社区及家长的力量。
三、成果创新点
1.设计实践性作业时是充分根据边远农村学校学生生活实际和知识水平对教材进行的合理运用和有效改造,让教材中不适合农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作业通过改编或创编变成他们身边的实践性作业;
2.让学生走进社区、派出所、交警队、养鸡场、养老院、工厂、菜市场……,通过亲身体验、经历并自行设计了一些实践性作业。
四、成果效果
(一)成果实效
1.学生方面
本课题的研究与推广促使学生参与完成实践性作业,积极性高,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在完成丰富多采的实践性作业中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此外,通过健康有序的实践活动,实验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教师方面
本课题的研究与推广不仅转变了教师观念,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同时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学校方面
学校探索出了常规教研与特色教研相融合,教育科研与常规教研相结合的教科研管理模式、浓厚了教科研氛围,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也明显提高。
4.社会方面
学生完成实践性作业时走进社区、走进农村,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更是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更为广泛的认可。
(二)推广范围
本成果主要在农村小学及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语文、数学、科学三个学科的实践性作业设计中推广实施。现已在辖区内的乡村小学推广,并取得显著效益。
五、问题与思考
小学实践性作业如何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何编制科学合理的实践性作业的评价量表与评价方式等都是本课题研究还存在的困惑。
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研究是一个前景很广阔的领域,随着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竞争的异常激烈,创造性人才的缺乏,加强和改进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越来越重要。
撰稿人:卢世华
审核人:刘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