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幸福感的“三三”策略
(自贡市第六届普教教学成果一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沿滩区沿滩小学校
完 成 人:张翠容 宋 建 张 馨 曾华贵 明登琼
成果来源:2011年教育局教育科研课题《小学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幸福感的实践研究》
一、成果背景
我校对2006级全体学生进行了关于“幸福不幸福”的不记名调查,结果如下:有高达71%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幸福;有83%的学生认为他们幸福的时候是上网或玩的时候,得到物质东西的占12%,仅这两项就占了95%。而跟父母在一起能体会到亲情幸福的只有4%,其他的诸如同学情、朋友情等更是微乎其微了……52%的学生选择了“想干的事干不了,想要的东西要不到”作为不幸福的理由,可见学生对幸福的体验是有偏差的,立足于自己欲望的成分大,是“片面畸形”的幸福感。学生幸福感持续时间的短暂也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去体验感悟出幸福的真谛,也可以说对幸福感的体验是缺乏的。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成果
1.以艺术学科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做中学”初步感知幸福,解决农村小学生幸福体验范围小、内容少的问题。
2.以多元化的艺术活动为载体,营造幸福教育环境,引导农村小学生形成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幸福观。
3.构建多元化的幸福教育平台,完善农村小学特色教育体系,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二)操作成果
1.探索出小学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幸福感的一般策略与方法,即“三三”策略:

(1)艺术学科培养学生幸福感的三种途径:
①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幸福感。
②赏析品味中增强幸福感。
③多元评价中提升幸福感。
(2)艺术教育环境建设和氛围营造的三种措施:
①用优美的人文环境熏陶人。
②用积极的校园文化生活感染人。
③用多彩的艺术活动培养人。活动是教学的载体,以开展丰富的艺术活动促进美术教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第一:课堂活动。
课堂上教师要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视自己为集体的一员,有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
第二: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2.以“提升师生幸福指数”为核心,课题组通过实验形成了农村小学艺术学科培养学生幸福感评价体系。
在评价体系构建上,课题组采用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1)在形成性评价方式中我们采用三举措
① 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第一手材料
每学年初制作问卷调查表两份,一份学生问卷,一份学生家长问卷,然后老师根据调查所反映的情况,给出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总评价。(列表如下)
XX小学艺术学科(音乐与美术)学习——学生问卷调查表
姓名 班级
调 查 项 目 | 调 查 情 况 登 记 | 备注 |
学习音乐或美术的兴趣 | 1、高( )2、较高( )3、一般( )4、没兴趣( ) | 单选 |
艺术学科学习感兴趣的内容 | 1、歌曲( )2、艺术作品欣赏( )3、学科小游戏( )4、绘画( )5、角色扮演( )6、小竞赛( )7、观看艺术短片()8、其他( ) | 多选 |
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 1、积极( )2、较积极( )3、有时积极( ) | 单选 |
课外参加艺术类活动的习惯 | 1、每天定时( )2、常常( )3、有时( )4、很少( ) | 单选 |
参与课外艺术类活动的积极性 | 1、积极( )2、较( )3、不积极( ) | 单选 |
学习艺术学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 1、高()2、较高()3、一般()4、没什么主动性和自觉性( ) | 单选 |
艺术学科作业完成情况 | 1、每天按时( )2、基本按时( )3、偶尔按时( )4、不交作业( ) | 单选 |
XX小学艺术学科(音乐与美术)学习——家长问卷调查
学生家长 学生班级
学生学习兴趣 1、高( )2、较高( )3、一般( )4、没兴趣( )
学生学习态度1、好( )2、较好( )3、一般( )4、不好( )
学生艺术学科学习最大的优点:
学生艺术学科学习存在的问题:
通过学年初学生和家长问卷的调查,使实验教师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材料,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公正和客观。另外可根据问卷的情况,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做幸福师生的目标。
② 学生自评和小组评价
在学期中实验教师为学生制作了一张学习自评卡,此卡共分四项,每一项的评价分三档,每一档都有详细的说明,学生可根据内容自己完成,并且每学期自评一次。(列表如下)
项 目 | 评 价 | 备 注 |
1、课堂参与 |
| A 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B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C消极、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
2、平时作业 |
| A 按时完成 B 偶有不完成 C 经常不完成 |
3、听课习惯 |
| A 注意力集中 B 偶有注意力分散 C 经常不集中,爱做小动作 |
4、艺术实践活动 |
| A 积极参加 B 偶尔参加 C 从不参与 |
通过自评,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进一步树立学生学习艺术学科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使之更加喜欢艺术学科。
小组评价是让小组组长参与平价,考查学生的小组合作和互帮情况,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合作学习。每学期一次。
③ 建立家校联系卡
家校联系卡
班级 姓名
周 | 艺术学科家庭作业完成 | 艺术学科实践活动 | 其它艺术类作业完成 | 主要问题 |
|
|
|
|
|
请家长按“好”、“较好”、“一般”、“还需进步”四个等级填写
(2)实验教师在终结性评价中采用四方法
①注重平时成绩的多样考查
②艺术学科期末成绩量化
③测试评分细则化。在评分上实验教师依据下表来考查学生。
年级 ( )班( )学科测试
④艺术学科期末测试成绩报告单的使用
( )学科成绩报告单
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行为 | 作业档案 | 任务学习 | 平时测验 | 期末测试 | 综合成绩 |
|
|
|
|
|
|
| 口试 | 笔试 |
|
教师评语: |
|
|
|
|
|
|
|
|
|
|
通过成绩报告单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学生在校艺术学科学习的具体情况,其中实验教师评语中给予一些鼓励与期望既努力的方向。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一)在全省率先提出并践行“幸福教育”的理念。
(二)以小学艺术教育为切入点,构建幸福教育平台,探索出培养小学生幸福感的“三三”策略。
四、成果效果
(一)学生方面
1.通过创造丰富的幸福教育资源,课题实验班级学生充分享用了现有的各个方面的幸福教育资源,获得了较强的幸福感。
2.在丰富多彩的幸福教育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幸福指数。
3. 在多元化的幸福教育评价体系下,我校学生初步形成了正确地幸福观和人生观。
(二)教师方面
1.通过实验培养一批具有先进幸福教育理念和实施幸福教育行为的教师,提高了参研教师的科研意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2.促进了参研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问题与思考
对“小学生的幸福感”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提炼、挖掘,让学生的幸福感融入家庭生活和学习生活。
撰稿人:宋 建
审核人:张翠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