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动主题活动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策略
自贡市第六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完成单位:自流井区教育局
完 成 人:张 莉 代朝军 刘 洋 陆 林 申冬梅 廖 洁
成果来源:2014年度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一般课题
一、成果背景
近年来,自流井区教育局在组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以及日常督查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发现部分小学生行为习惯表现较差,并且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区域性特点。同时,学校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暴露出目标泛化、策略单一、效率低下等现实问题。基于此课题组进行了深入实践与研究,探索出了一套区域联动主题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整体运行策略。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认识性成果
1. 标准的科学设定是达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引领
设立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发展水平的科学化标准,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具有先导性意义。
2. 主题活动是提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
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实际与需求构建主题活动体系,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注重实践与体验,有利于完善健康的心理品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整体联动是促进德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着眼全域,分片联动,共建共享,能最大限度整合资源,营造氛围,扩大影响,突破以往单一、零散的德育实践教育之局限,又规避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开展德育工作的简单与低效,是促进区域学校德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操作性成果
区域性主题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四个一”整体运行策略,概括为“一个主题”统领,“一系列标准”引导,“一项机制”联动,“一套评价”反馈,区域统筹,片区支撑,共建共享。
“一个主题”统领——全区以“养成好习惯,成就我一生”为总主题,明确指向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总目标。以此为基础和统领,结合对现状的分析考量,确立总主题下的三项重点,即“举止文明”“遵规守序”和“天天运动”。
“一系列标准”引导——研究制定了《自流井区小学生良好习惯分年级行为标准》,就“举止文明”“遵规守序”和“天天运动”三个重点方面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进行明确和细化说明,形成分主题内容、分年级段的标准系列。
“一项机制”联动——在全区统筹下,整合资源、分片联动开展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灵活联动机制。依据实际,划分片区,各片区围绕总主题确定一项重点子主题;每个片区以一所学校为龙头,带动片区内学校开展研究与实践,整合调度师资、场地、课程等资源,以小片区支撑大区域。
“一套评价”反馈——以激励引导为内核,体现科学性与操作性的一套评价反馈方式与做法。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递进,评价形式特色化。突出校本特色,分主题类别,开展多样化、特色化的评价反馈,强化积极健康的心理体验。
三、成果的特点或创新点
(一)标准设置
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针对三大方面行为习惯的基本内容与要求进行系列化标准确定,从认知与操作的双重角度,极大弥补了标准泛化的不足。
(二) 主题活动
依据小学生身心特点,重点针对三大方面行为习惯,开发形成了完整的活动体系,既整体关照,又自成体系,目标明确,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科学引导,极大破除了盲目泛化、空洞说教等弊端。
(三) 区域联动
城乡一体,区域联动,以小片区支撑大区域,极大整合资源,在充分尊重学校办学自主的基础上有效发挥行政管理的能效优势,填补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区域性整体实施策略的空白,促进了县(区)域学校德育均衡发展。
四、成果效果
(一)推广范围
全区铺开。课题成果在全区推广应用。课题组编制的《养成记——自流井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主题活动精品案例集》及配套光碟301套,发放到全区所有小学班级,指导主题活动开展。
区县运用。课题成果适合于与自流井区情况类似的区县推广运用。本课题研究成果在自贡市大安区、沿滩区及贡井区三个区县50所小学推广运用,效果良好。
携手高校。2017年6月,课题组与四川理工学院联合举办了专题推广交流活动,课题组负责人做专题讲座。
(二)成果实效
1.学生行为习惯明显改观
据2016年10月课题组测评统计,全区小学生文明习惯差、规则意识差、体育锻炼习惯差的人数比例分别下降了31%、37%和28.2%,同时,城乡小学差距明显缩小。
2.教师德育综合素养极大提升
(1)观念更新,能力提升。城乡教师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极大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与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2)城乡一体,交流共进。城乡学校教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交流共进之路极大拓展,全区教师队伍特别是德育队伍建设活力激增。
(3)点面结合,先进引路。教师德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3.校际德育工作进一步均衡
自流井区被确定为自贡市唯一的“全国少先队活动课示范区”“四川省学校体育区域整体推进改革试点区”,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示范区、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德育工作水平显著提升,德育工作进一步均衡。
4.社会影响
本课题的研究实践及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肯定,家长反馈良好,各级媒体持续关注,家校共育与社会教育的宽度不断拓展。2016年9月,自流井区以优异成绩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该区积极探索区域德育改革、科学开展养成教育的做法与成效受到国家教育督导组高度评价。
五、问题与思考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立人”之根基。自流井区在实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中,仍需在理念、方式及监测评估等方面破解难题,弥补不足,深入探索,进一步凸显区域整体关照,整合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科学性与有效性。
撰稿人:张 莉
审核人:代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