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四川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 >> 第七届(2021年) >> 浏览文章

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时间:2024年09月30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四川省人民政府2021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 自贡市板仓实验学校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燊海森林小学

完 成 人:周德华 张屏华陈剑向代英钟利刘有勤

成果来源:本成果来源于2018年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立项课题

 

一、  成果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解决了对研学意义认识不足,缺乏课程指导的问题。

区域内义务段学校已开展十多年的远足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但是活动内容零散、形式单一,不成体系,不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师生、家长更多是把研学旅行当作旅游,重游轻学或只游不学。

(二)解决了研学开展随意零散,缺乏有效策略的问题。

在以往研学中,由于缺乏年段具体目标、有效策略、研后多项评价,导致研学目标不明,研中无导师指导,研学效果不佳。加之对研学中的安全保障问题顾虑重重,使研学不能成常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学旅行活动的全面落实。

(三)解决了“学”“旅”分离,缺乏传承责任的问题。

研学中教师往往考虑事务性工作较多,缺少主题式研学的策划和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地方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很好挖掘和利用,学生对研学基地兴趣不浓,研学后普遍存在对家乡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的了解和体悟不够。自贡市已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地方文化精神的传承迫在眉睫。

二、  成果形成的过程

(一)研学课程的开发策略形成阶段(2017-2018)

1.确定目标,设置内容

对师生进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根据学生年段特点从情感、能力、习惯三方面确定了各学段研学目标、研学内容。

2.筛选基地,编写指南

题组对本地研学基地进行了考察评估,确定了20余个主要研学基地。在编写教材中,形成了“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3个三’策略”。

(二)研学课程的实施策略形成阶段(2018-2020)

1.行政推进,指导开展

区域内各参研学校建立了研学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制度,明确分工。

2.精心组织,培育素养

校按照课程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活动的各个阶段,立足学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

(三)研学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成果推广应用阶段(2020年6月至今)

课题组重视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反馈研学动态,修改完善了研学课程体系,在市内外推广,得到好评。

三、  成果的主要内容

经过三年半的实践研究,形成了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成果,概括为“544”认识成果和“3+4”操作成果。

一)认识成果

“544”认识成果,即研学要体现五大教育价值,实施要坚持四个导向,选拔导师要坚持四项标准。

1.开展研学具有五大教育价值。

(1)有利于促进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有利于培育学生认知、合作、创新、职业四大核心能力,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

(3)有利于传承地方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4)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树立全面育人观,提升科研能力。

(5)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位。

2.研学课程化需坚持四个导向。

(1)目标导向

(2)问题导向

(3)成果导向

(4)发展导向

3.选拔研学导师要坚持四个标准。

(1)思想品德优

(2)专业知识广

(3)身心素质好

(4)创新能力强

二)操作成果

“3+4”操作成果,即课程开发“3个三”策略和课程实施“4个三”策略。

1.探索出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3个三”策略(如图所示)

旅行01.png

(1)遵循三个结合

1研学旅行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2研学旅行与家乡文化传承相结合。

3研学旅行与城市品牌打造相结合。

(2)坚守三个定位

1目标要优化,做到针对性、层次性。

2基地要优选,做到趣味性、融合性。

3课程要优编,做到系统性、自主性。

(3)建设三类课程

我们以“地方精神、地方人文、地方景观、地方名片”为核心,编撰了“三类课程”,第一类“绿色课程·乡景”,呈现家乡美景与科技;第二类“红色课程·乡史”,呈现家乡人文与历史,凸显地方精神;第三类“蓝色课程·乡愁”,突出地方特色与城市品牌。

如图所示:

旅行02.png

三个序列,以螺旋上升,形成层次,以满足学生认知的特点。如下图所示:

旅行03-A.png旅行03-B.png旅行03-C.png


2.探索出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旅行课程实施4个“三”策略,如图所示

旅行04.png

(1)第一个“三”:课程实施围绕“三学”

1问学

主动查问,产生问题,带问研学。

2游学

游中学,行中思,研新知。

3展学

让生生之间互相交流,展示研学旅行成果。

(2)第二个“三”:课程评价遵循“三项多维”

三项评价:评纪律、评文明、评收获。

多维评价:自我评价、老师评价、基地评价、家长评价、生生互评。

(3)第三个“三”:课程保障依托“三力共振”

1依托校本培训,转变观念,形成共识

2依托行政推进,组建团队,务实开展

3依托社会力量,协同构建,保障安全

(4)第四个“三”:课程推广开展三项行动

1统一一个认识:通过推广宣讲,家校社政共同认识到开展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中小学研学旅行意义。

2建立一套机制:各实践学校共同构建课程开发与实施、基地建设与选择、队伍组建与培养、实践组织与管理、活动评价与考核、经费保障与考评等机制。

3编印一套教材:编印富有地方特色研学旅行校本教材,统筹研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案、行动指南、评价体系等内容,公开发行,供全市各义务段学校使用。

(三)物化成果

1.自贡市九年义务段学校研学旅行调研报告》

2.《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旅行实施方案——以自贡市高新区学校为例》

3.校本教材《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旅行指南》

4.《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旅行实施策略》

5.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研究报告。

6.《研学旅行学生、教师、家长感言》、学生研学作品及评价。

7.《研学旅行影音作品》及微课讲解视频。

8.成果相关论文及交流讲座。

四、成果的应用及效果

(一)成果应用情况

本成果主要在自贡市高新区义务段中小学1-9年级实施,覆盖学校8所(4所九年制学校,4所小学),学生两万余名。

二)成果取得的效果

1.学生乐“研”善学,厚植家国情怀。

(1)实现“学”“旅”结合,养成良好品行。

(2)打通课堂内外,促进学以致用。

(3)学会探索发现,助力自主发展。

2.教师重“研”善导,创新育人方式。

(1)更新教育观念,改善育人行为。

教师们认识到要让学生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将实践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活动发现孩子,彰显他们的个性特长。

(2)建立良好关系,提升育人质量。

在研学导师团队的带领下,家校社沟通顺畅,能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全程研学,培育学生综合素养,从整体上提升了育人质量。

3.学校以“研”入课,提升办学内涵。

(1)聚焦主题研学,提高研学质量。

学校将研学活动纳入课程管理,形成主题式研学内容,从研学前的主动“问学”,到研学中分组“游学”,再到研学后的集体“展学”,学生们在课程中学到了系统的知识,改变了碎片化的知识获取方式。

(2)构建特色课程,提升办学品位。

学校将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丰富了研学旅行的载体、途径,建设起“三类”具有地方特色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4.家校社政共振,研学深入人心。

研学团队的建立,让社会力量加入研学队伍,统一了认识,增加了保障,形成了育人合力。

5.“研”中传承文化,擦亮地方名片。

挖掘研学旅行中的地方文化元素,让自贡市成为孩子们一生的最美记忆,给孩子一生抹上最美的乡愁,让地方文化元素浸润孩子的一生。

五、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融入地方文化元素

本成果把研学旅行与地方文化整合进行课程开发并实施,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研学旅行目标价值取向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二)体系完善形成课程

我们将研学旅行课程置入学校校本课程进行管理,避免了研学旅行的随意性和零散性,丰富完善了校本课程建设。

(三)基于本土放眼世界

我们以本土文化为依托,在编写校本教材时通过景点链接、人物链接、地域链接、美食链接等,让学生视野走出本地,了解祖国、了解世界,为培养具有中国脊梁国际视野的新型人才做好储备。

 

撰稿人:向代英

审核人:周德华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