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四川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 >> 第六届(2017年) >> 浏览文章

低段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策略
时间:2024年09月30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低段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策略

(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六届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贡井区辅读学校

完 成 人:刘崇朝,罗玉辉,钟利红,李良平,廖霞

成果来源:自贡市教育局2008年教育科研立项项目(自教函[2008]303号)

 

一、成果背景

从2005年开始,孤独症儿童开始出现在我市特殊教育领域,并呈数量逐年增长的趋势。由于我市孤独症儿童教育起步晚,发展慢,使得我市大量孤独症儿童无法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至2012年,孤独症儿童的入学矛盾已十分尖锐。基于上述原因,我校围绕如何提高学校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能力问题,从教什么?怎么教?如何管?三个方面开展了低段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实践性研究。

二、成果内容

(一)理性认识成果

1.规范的课程设置是有效开展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基础

课程设置解决的是教育训练中“教什么”的问题,是有效开展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基础。

2.科学的教学流程是有效开展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关键

科学的教学流程将极大提高教育训练的效率,是有效开展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关键。

3.健全的工作规范是有效开展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保障

健全各项工作规范才能实现教育训练整体工作的高效运转,是有效开展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保障。

(二)实践操作成果

1.课程建设的策略                                     

(1)低段孤独症儿童课程设置方案

本课程设置方案,依据低段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按照集体教学与个别训练相结合、融合教学与专门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游戏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设置。方案将课程划分为四个板块,共十门学科。(附表1)

【附表1】

    自贡市贡井区辅读学校低段孤独症儿童课程设置方案

类别

集体分科课程(46%)

游戏课程(27%)

融合

课程(13.5%)

个训

课程(13.5%)

课程

语言与

沟通

认知

生活自理

社会交往

精细动作

音乐游戏

运动游戏

感官游戏

融合课

个训课

周课时

3

3

3

2

3

3

3

2

4

4

(2)低段孤独症儿童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针对集体分科课程和游戏课程板块中的8门学科制订。课程标准按一级领域、次级领域和具体目标三个层级为框架编制,共设30个一级领域,111个次级领域和316个具体目标。

(3)低段孤独症儿童课程评量标准

本评量标准针对课程标准中的316个目标,明确了各目标的评估方法、评估标准、记分规则和效果分析方法。

2.教学流程设置的策略

课题组以个别化教育理论为基础,以“评估—计划—实施—再评估”为基本流程,建立了以初入学评估及分析等8个环节为内容的循环式教学流程(附图1)。

【附图1】

           自贡市贡井区辅读学校低段孤独症儿童教学流程设置图

孤独01.png

(1)初入学评估及分析

主要任务: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及发展水平,为编制个别化教学计划提供依据。主要工作:学生及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运用《低段孤独症儿童课程评量标准》进行学生发展水平评估。

(2)编制个别化教学计划(IEP)

主要任务:根据学生评估结果,拟订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主要工作:从评估结果为“1分”或“0分”的目标项中确定出本期的个别化教学目标,编制形成个别化教学计划草案。组织召开“个别化教学计划讨论会”,提出修订意见。完成计划修订。

(3)编制目标分类汇总表

主要任务:根据全班学生个别化教学目标,确定出本期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主要工作:按学科将全班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中的目标汇总,再将相同目标项进行合并,得出各学科的学期教学目标,编制形成《目标分类汇总表》草案。 组织召开“任课教师联系会”,提出修订意见。完成修订。

(4) 编制学科教学计划

主要任务:设计本期教学活动(内容)并配置好相应教学目标。主要工作:根据学科教学目标,设计出本学期教学活动(内容),并将所有教学目标配置到相应的教学活动(内容),明确各目标涉及的学生,安排好教学进度,编制形成学科教学计划草案。教学组长审核修订计划。教导处审批计划。

(5)编制教学活动设计

主要任务:明确每名学生在本活动中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出每次教学活动的步骤方法。主要工作:按“梯级”式要求从易到难提出本次教学活动的学习目标。设计好教学活动内容及步骤。为每名学生从“梯级”目标中确定适合的学习目标并标注出现有水平。

(6)教学活动及效果评估

主要任务:组织教学活动并对学生目标达成情况作出评价。主要工作:以3级记分制记录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根据学生目标达成情况,作出个别补救安排。

(7)周学习效果评估

主要任务:了解学生当周各科学习效果,作出下一周的教学决定及安排。主要工作:汇总各学科本周教学目标,制订出《学生周目标达成情况分析表》。以3级记分制记录本周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并作出各目标“通过”、“继续”、“调整”、“放弃”的教学决定。

(8)终期效果评估

主要任务:对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效果分析。主要工作:运用《低段孤独症儿童课程评量标准》对学生本期个别化教学目标进行评估。将各目标学习前、后水平进行比较得出学习效果(显效、有效、无效)。统计相关数据,形成《综合学习效果柱状图》,计算出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

3.日常工作规范建立的策略

(1)孤独症班招生工作规范

(2)孤独症班学生资料管理工作规范

(3)孤独症班教学管理工作规范

(4)孤独症班班务管理工作规范

(5)孤独症班环境布置规范

三、成果的创新点

(一)构建了低段孤独症儿童的课程体系及其教学资源

成果中的《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评量标准》以及配套校本教材,构建起了学校低段孤独症儿童教育的课程体系,填补了我市在孤独症儿童教育课程建设上的空白。

(二)创造性的提出了孤独症儿童教学流程

成果中的教学流程设置策略,创造性的将个别化教学与集体分科教学有效结合,较好解决了个别化教学计划着重针对儿童个体和集体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之间的矛盾。

(三)创建了孤独症儿童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体系

成果中的日常工作规范建立的策略,建立起了孤独症儿童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体系的雏形,填补了我市在孤独症儿童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建设领域的空白。

四、成果效果

(一)成果的推广范围

该成果于2017年12月在四川省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上推广交流,还在我市荣县特殊教育学校、富顺县特殊教育学校、大安区特殊教育学校、沿滩区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市外的江油市米其林特殊教育学校实施推广。

(二)成果的实效

1.学生通过教育训练得到了综合发展

2014—2017年,我校17名孤独症学生教育训练平均显效率为29.8%,平均有效率为33.7%,平均无效率为36.5%,学生各项能力明显提升,刘**等3名学生于2014年参加四川省第三届特奥会,取得了轮滑项目1金2银5铜的优异成绩。

2.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极大提高

课题研究及成果推广期间,学校培养出了5名孤独症儿童教育骨干教师,其中廖霞老师取得了 “中国残联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省级师资上岗证”(全省仅5名),教师中有4篇相关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

3.学校对孤独症儿童的接纳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成果的实践,我校成为全市唯一建立有孤独症班的学校,成为全市唯一 “孤独症儿童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招生人数逐年增长。

五、问题与思考

(一)成果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成果缺乏对中、高段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策略的研究,缺乏相关配套校本教材的开发,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成果在孤独症儿童的具体教育方法上探索不够

孤独症儿童显著的障碍特点,注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有特殊的方法,成果在针对教育训练方法上还缺乏提炼。

 

 

撰稿人:刘崇朝

审核人:罗玉辉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