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五届(2012年) >> 浏览文章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
时间:2024年09月30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

(自贡市第五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四川省富顺县城关中学

完 成  人:张红马 王声聪 朱世全 张邦建 曾前富

成果来源:四川省“十一五”科研课题

 

一、成果背景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日渐成为历史教学的新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必然对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课题通过研究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教学过程有效整合的途径、模式、策略和方法,最终实现以信息技术推动学科教学的优化,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成果内容

(一)建设了历史信息化资源库

课题组通过研究,建设了历史学习信息化资源库,开发了多媒体学习资源,主要包括数字视频、课件、网络课程、资源网站、电子教材等。

(二)总结了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有效整合的教与学的方式

1.课堂演示方式

教师利用教学课件,简明清楚地说明教授内容,直观形象地演示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动画、图表等显示动态的变化过程等。

2.随机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教师根据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3.自主发现学习方式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探究主题,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借助网站资源进行资源利用、自主发现的学习。

4.合作学习方式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利用教学平台,学生借助网络通讯平台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如在讲述儒家思想时,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借助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交互的功能,对有关儒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历史、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学习和交流,除了浏览、筛选相关资源,并对上述问题形成一定的认识和结论外,学生还能结合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就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等方面各抒己见。

5.研究性学习方式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历史问题,以互联网为平台,获取、整理、交流信息,进行创新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的学习,最后以信息技术作业的形式(多媒体演示文稿或网页)完成学习任务。

三、成果的创新点

本研究成果的创新之处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教育模式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四、成果效果

(一)教师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育科研意识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喜人。

(二)学生得到较大发展。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平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全员参与学习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意识进一步增强,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带动学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教师、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绩斐然。

五、问题与思考

(一)强调用信息技术媒体支撑现代教学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并非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二)学科整合过程中,应避免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而忽视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三)学科整合过程中,应避免只重视信息的容量,而忽视信息质量的反馈

 

撰稿人:曾前富

审核人:张   松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