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研究
(自贡市第五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自流井区鸿鹤小学校
完 成 人:王典平 李和英 陈劲松 陈琪 杨文昀
成果来源:2006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领域的崭新的形态,其基本特点是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实践经验的获得,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强调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强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强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研究》教学实验研究就是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一项研究。
二、成果内容
课题研究过程中领导重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实践活动,如调查访问、参观体验、动手养殖、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手工制作、上网查询等。
课题组总结出了适合本课题的“三四五二”成果。
即“三原则”: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原则、导向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综合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原则;
“四模式”:形成了“集体构思、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开展活动(组织实施)、活动反思(总结提高)”的操作模式;
“五步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第一步,拟订实验活动方案;第二步,作好实验活动过程记录;第三步,作好实验活动小结;第四步,撰写经验论文;第五步,作一份实验对象的成长变化评比总结。
“二评价”:合理运用了“鸿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和“鸿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家长评价表”。
学校以全校师生为主体,以各个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多个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包括“小小种植家”, “感恩教育”,“同一片天空”, “环保小卫士”,“国庆颂歌”,“爱我家乡、爱我中华” ,第三届、第四届“春蕾艺术节”、数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等。在活动中更强调学生经验的获得,需要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分析,总结,更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
课题实验提高了教师教学和教研能力。通过三年多的实验,教师理论素养、课堂驾御能力大大提高。五百人左右规模的鸿鹤小学,教师参加市、区优质课、示范课12节,各级经验论文评比获奖28篇;学生在各种竞赛活动中,有89人次获全国等级奖,有24人次获省等级奖,有58人次获市等级奖,有30余人次获区等级奖。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本课题针对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综合实践能力欠缺问题,以综合为特征,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研究,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定学校教学课程管理制度,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对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有重要意义。
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了我校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渠道之一。学生乐于参与, 师生乐于交流等习惯逐步养成,促进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的角色由教学权威转向平等参与者,由传授者转化为指导者、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组织者。活动形式多元化,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主动探究、深度体验”的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尽可能面向学生的各个生活领域,引导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四、成果效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其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操作方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值得同类学校借鉴。
本成果在市、区内进行交流,在自贡市第五届教学成果交流中获得三等奖,主研人员对区内外个别学校的实践活动也作了相应交流。
五、问题与思考
本课题为探究所开展的活动主题,发现了高年级活动较适合以活动课的形式来开展,中年级学生由于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兴趣持久性较差,适合以活动的形式来开展。这些活动主题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困惑,许多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
(一)活动的组织该如何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
(二)教师该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
(三)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能力提升的评价?
(四)教师要如何提高自己,才能让自己与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同步成长?
(五)如何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与推广的延续性和实效性?
撰稿人:陈劲松
审核人:李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