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外作业设计研究
(自贡市第五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承研单位:四川省荣县中学校
主研人员:陈永禄 廖明皋 陈增明 唐雪松 张天文
课题来源:2008年度自贡市教育局教育科研项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业的方法、手段也很单一,强调死记硬背、重复模仿和机械训练,而学生的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常被忽略。传统的作业还十分注重作业程式统一化、规范化,忽略了作业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被严重抹杀。
为改变这种现状,学校成立课题组,通过设计一系列新型课外作业,改变当前传统作业的内容、布置方式,并进一步探索这种新型作业的评价方式,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物理成绩、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题题研究的成果
通过三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一)操作成果
1.初步探索出新型作业的类型和方式。
(1)按作业完成时间分将课外作业分为长效类与短期类。
(2)按作业完成方式分为了“书面作业”和“活动类作业”。活动类作业包括“信息检索、调查研究、实验探究、应用体验、设计制作”等与传统作业不同类型的作业。
2.进一步完善编制课外作业的五个基本环节。
(1)研讨教材,解读《标准》。
(2)学情分析,设置方案。
(3)编制作业,分类实施。
(4)作业评定,反馈研讨。
(5)修订方案,优化设计。
3.初步探索了对新型作业的批改评价方式。
(1)“书面作业”包含了“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所以在评价时实行了“分层评价”“全体参与”等评价方式。
(2)“活动体验类作业”的评价方式主要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
(二)物化成果
形成了一套适合普通高中一、二、三年级完成的含“必做作业、自主作业”作业集。
三、课题成果的特点
(一)创新了传统作业的布置方式。
(二)在新型作业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四、研究的主要效果
通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初步成效:
(一)学生们参加第22、23、24、25届科技创新大赛,锻炼了自已,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课题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学生逐渐领略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三)课题的开展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师们正在接受新的“师生观”和“教学观”。
(四)课题的开展,让教师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更能适应新课程改革。
五、问题与思考
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
(一)在选取课外作业类型和题目时,最好选择既与物理知识相关又贴近生活的作业,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
(二)安全无小事。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中,一定要做好安全预案,确保学生的安全。
(三)学生和老师对课外作业反思不够。
撰稿:陈永禄
审核:刘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