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要素分析以及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自贡市第五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富顺第二中学校
完 成 人:陈仲涵 王德银 林 泉 陈明华 高 波
成果来源:全国中语会“十一五”重点课题
一、成果背景
(一)高中作文课堂教学缺少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支撑。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及其指导思想都讲中国特色,教育战线却很少听到“中国特色”的呼声,高中作文课堂教学缺少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支撑就不足为怪。
(二)教材与课程脱节。教师一般不使用或极少使用正规的作文课程教材,主要原因是教材与教学实际不符。
(三)高中作文教学在两难选择的夹缝中苟延残喘。高中作文课堂教学必须服务于本质意义的长远目标,即主体性人格塑造、生存需要、公民素质的目标,又要服务于世俗意义的近期目标,即考试目标。两个目标不能偏废,但的确难以两全。
二、成果内容
(一)关于作文要素的研究
从作文教学角度,作文要素可以分为广义、狭义两类。
1.广义的作文要素:(1)生活及其积累。(2)阅读及其积累。(3)语言养成。(4)文章领悟。
2.狭义的作文要素。(1)审题与立意。(2)体裁与题材。(3)思路与结构。(4)语言与表达技巧。
(二)关于高中作文课堂教学对策的研究
1.高中作文课堂教学亟待正规化
现在多数学校、多数教师,作文教学的现状都可以用“无序”、“无位”、“无为”来概括。“无序”就是没有纳入正常的教学秩序进行管理,“无位”就是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加以重视,“无为”就是没有通过不懈努力有所作为。相应的对策是,作文教学纳入常规教学管理,规定课时数,列入课程表,制定教学计划,写教案,批改作文,全都记录在案,有案可查。
2.提高高中作文课堂教学效率比
过去高中作文课堂教学实行一个目标、一条标准,相应的对策是执行两个目标,两条标准。
(1)兼顾两个目标。一个是远期目标,即塑造主体性人格,适应生存需要,提高公民素质的目标;一个是适应高考需要,提高高考作文成绩的目标。相应的对策是:第一,分两步走,高一、高二年级多搞开放性写作,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多体验写作的快乐;高三年级多搞规定性写作,给学生更多的“技术性”指导,让学生能在高考中发挥最好的写作水平。当然,这样的“两步走”,不可能是截然分开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兼而有之的,只是侧重不同罢了。
(2)施行两条评价标准。一条是教育效益标准,衡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获得的教育效益。一条是考试分数标准,以学生在正规考试特别是高考的分数作为标准。
3.高中作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1)变一种角色为多种角色。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应该只是“教”(严格说是“导”)的角色,还应该是读者、合作者、经纪人的角色。
(2)变闭门造车为开门造车。传统的高中作文课堂教学多数时候是封闭性的。学生缺少准备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缺少交流的对象和酝酿的条件,基本上是冥思苦想之作,说成是“闭门造车”绝不为过。相应的对策是:开门造车。“开门”就是开教室之门、居家之门,走进图书馆,走进社会大课堂,也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意。
(3)变砍柴磨刀为磨刀砍柴。不少教师在高中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做法是,让学生交上作文之后,费心费力地批改、评讲,作文课就成了师生的负担课。这就是砍了柴之后才磨刀,下的功夫是“马后炮”费力不讨好。相应的对策是:先磨刀后砍柴,功夫下在学生动笔之前。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示、指导,不拘形式地给学生创造写作氛围,使学生写成的文章基本上是深思熟虑之作,大多数无需批改。
(4)变规定动作为自选动作。一般的作文都是规定动作,学生极少选择的余地,这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相应的对策是,变规定动作为自选动作。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出2个或3个题目,让学生选做其中之一(不是老师出的题目越多越好,2个为宜,因为选择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减弱训练的针对性);也可以教师划定范围学生拟题,如一个单元的诗歌自选篇目写鉴赏文章,其做法不一而足。应该说明的是,让学生自选并不意味着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作为。学生“自选动作”其实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
(5)变单向讲授为双向交流。不少教师把作文课堂教学理解为单纯的教学生写文章。这种想法和做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只看到了写作是一种生活需要,忽视了写作更是一种心理需要。相应的对策是,变单向讲授为双向交流。第一,要转变观念,将单纯的作文知识传授过程变成文以载道、歌以咏志的思想交流的过程。教师既是编辑,又是读者,这有点像牧师既是倾听者,又是布道者。第二,在命题、酝酿、写作、批改、评讲、欣赏的全过程中,都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敞开心扉,尽情“说话”。
(6)变独家经营为合资开发。如果问经营作文课堂教学谁是老板,答案肯定是一个:当然是教师。这个答案不一定对。很多老师对高中作文课堂教学的经营深有“惨淡”之感,有的是“文不如其人”,有的是“力不从心”,有的是“强弩之末”,等等。相应的对策是,变独家经营为合资开发。合资对象的首选是所教班级的学生,其次是别的班级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培养一批写作“尖子”,这样就不愁没有“范文”,老师就不必“下水”(老师写“下水”文章是费力不讨好之举)。
三、成果创新点
(一)该课题的研究主要是中学一线老师长期作文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以及对当前作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学作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具有明显的学校特色。
(二)课题组注重相关理论的学习和运用,研究内容贴近教学实际,思路清晰,方案完整,分工合理,计划落实;同时,注重实效,抓细抓实。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研究品质和作风。
(三)该课题着眼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课题的研究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思考的深度、广度,有些方面的探索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在研究中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高效作文的途径和方法,着力解决了作文要素的几个关键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作文课堂的效率。课题的研究成果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值得肯定。
四、成果效果
该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富顺二中语文组参加课题组的老师长期作文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以及对当前作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校作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具有明显的学校特色。课题的研究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思考的深度、广度,有些方面的探索具有前瞻性、开创性。课题的研究成果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五、问题与思考
不少命题缺乏理论的支撑,缺少占有材料、数据的论证,特别是相关专题的研究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有些研究还停留在理论阶段,有待具体的实施、试验。有些认识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显得零散、肤浅,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撰稿人:陈明华
审核人:陈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