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方法
(自贡市第五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荣县旭阳镇西街幼儿园
主研人员:张薇 袁郑英 林霞 李伯华 杨建红
成果来源:2008年度自贡市教育科研项目
一、成果背景
(一)问题的产生
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上,中外教育专家一致认为21世纪的人才是:要想在今后的社会中生存、立足,就必须加强合作与交往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一是高层建筑的大量增加,久居高楼的越来越多,幼儿生活、活动空间日益缩小,幼儿的活动范围明显受到限制,缺乏同龄群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更多的机会与伙伴接触,彼此缺乏互相关心,互相来往,使他们时常处于“无交往状态”,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圈子中,必然要导致其心理、交往与合作能力上的偏差。二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对幼儿的个性心理、品质、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未得到重视和更全面发展,家庭教育没有着眼于人的发展需要;三是幼儿生活在开放型的社会环境里,各种现象又限制和影响着他们,幼儿常常与电视、图书、玩具为伴,使他们处于“与物交往状态”。四是社会上各种不健康现象对他们的交往产生消极影响。五、家长溺爱,生怕孩子与别的同伴玩耍时自己的孩子吃亏、受伤,总是自己带着玩,这样与外界和同伴的交流就更少了。
(二)主要解决的问题
1.教师对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指导性提高。
2.幼儿家庭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提高。
二、成果内容
1.要求幼儿通过本课题相关活动的培养,身心得到愉快健康的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在与人交往中,有合作的习惯和合作的能力。
2.把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而且要长期的坚持并延伸到社会中、家庭里,让孩子们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自觉自愿的通过交流合作的形式来解决。
3.经过几年有效的培养和教育,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幼儿教育中去。
三、成果创新
本课题以《大纲》、《规程》和幼儿教育理论为基础,再结合本地区、本园的特点,大胆创新,总结出了一套符合本园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培养方法。课题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分别制定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达到相应的目标和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过分强求幼儿,而是尊重引导幼儿,树立学习榜样,把培养活动融入幼儿的生活、活动、游戏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养成主动合作,自觉的养成一种习惯,在习惯中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幼儿是主体,教师和家长是引导者、参与者,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家长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交往中能自主的与别人合作,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并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本园幼儿的培养方法。
四、成果效果
1.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简便、具有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幼儿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推广后证明它完全符合我园的教育工作。体现了课题的科学理论性和可操作性。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全体教师认真钻研《大纲》、《规程》和教学论著,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仅主研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大幅度提高,还带动了全园其他教师的研究热情,科研兴园,科研兴教已成为我园教师自觉的需要,多名教师撰写了教育教学论文参加评选(见附三)、多名教师上了市、县级研究课、示范课课(见附四)。
3.幼儿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有显著的进步
通过三年来长期坚持的研究和培养,幼儿喜欢与别人合作,愿意主动与同伴玩耍、游戏、活动,也愿意与同伴分享成功和愉悦。我们来看几个案例:案例一:区角活动中,小朋友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角活动参加,其中张玮昱、刘伟航、曹汉文、李佳俊几个小朋友选择了结构区活动。张玮昱小朋友的动手能力较强,一会儿就搭好了一座新房子。刘伟航也想用张玮昱的材料就去拿,结果两人发生争执,发生这种事情就需要同伴自己解决、合作,如果幼儿自己不能解决,老师就要正确引导、指导,帮助他们解决。教会幼儿与人合作、怎样合作。案例二:角色游戏中小朋友都喜欢扮正面人物,不愿扮反面人物。比如:警察和小偷的游戏,大家都想扮警察,不愿扮小偷。这时老师就可参与游戏,与孩子们同欢共乐,互相配合,在游戏中学习合作,在活动中提高合作能力。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我们在全园开展了“庆六一”亲子活动,幼儿与父母同创同乐,加深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怎样与父母合作。以上案例看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较差,那是因为小朋友们上幼儿园以前,他们与同伴的交往很少,自我行为很强,玩具也自己玩,不喜欢与同伴玩耍,更不懂得怎样分配角色,在艺术活动时也只会挑选自己想要的,不会想到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对自己的成功也理解不了,但经过三年的集体生活和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幼儿能积极的参与集体活动,初步体验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分享愉悦,主动与他们交流,游戏中也会选择自己的角色,音乐活动时也能与同伴较协调的进行。
4.家长的观念更新了,家园合作共同教育幼儿。
刚开始课题的研究时,家长对我园的工作不是很了解,而且对孩子的溺爱也让他们做不到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培养,幼儿不对的家长也只是说说而已,如果孩子不改正,家长也就轻易的放弃了,但经过老师耐心的 讲道理、摆事例,家长也能理解老师的用心,看到孩子们的进步也很主动的严格按照调查表上的内容教育和约束孩子,对幼儿有很大帮助。
五、问题和思考
1.我们掌握的幼教理念、幼教理论和幼教方法还不够先进、科学,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查阅资料,完善自我。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看待问题不够客观、严谨;培养过程时间稍短。
3.在文本的撰写上还有待精炼与提高。
撰稿人:林霞
审核人: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