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五届(2012年) >> 浏览文章

家校合作 监控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三策略
时间:2024年09月30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家校合作 监控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三策略

(自贡市第五届教研成果一等奖)

 

完成单位:荣县旭阳镇富南学校

完 成 人:李吉光、胡小莲、肖建军、陈朝水、曹玉昆

课题来源:2008年度自贡市级普教科研课题

 

一、成果背景

我校课题组开展的市级科研课题《家校合作 监控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2007年开始筹备、论证、申请,2008年12月获得批准立项,全体课题组参与人员经过四年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于2011年4月圆满结题,并荣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我校在开展市级普教科研课题研究中,创新性的归纳产生“家校合作 监控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三策略”的成果。

本研究课题主要解决了教育教学中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三个问题:

(一)认识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从工作中的不少个案分析,我们看到了农村学生家长及老师对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如何去应对,如何排除,成为了农村学校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问题和重要问题。

(二)一些教师和家长容易把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混淆

例如,学生体相烦恼问题、学生考试焦虑问题、学生厌学问题、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学生自我同一性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青少年的发展性心理问题,而不是品德问题。老师家长能识别这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比学习分数更能影响人的终生幸福的心理问题。

(三)农村初中学校怎样培养和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对学校教师和家长如何合作观察农村初中学生的早期心理问题、如何合作预防农村初中学生的早期心理问题、如何合作疏导农村初中学生的早期心理问题、如何建立起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监控网络式途径等进行培训和操作。

二、成果内容

(一)形成了一系列实用性强的认识性成果

1.课题研究中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编写《家教箴言》、《婴幼儿家庭教育手册》,配发到家长手中,作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和监控的参考资料。

2.课题研究中依据我们心理辅导实践经验,编写了《问题学生诊疗案例》(隐去姓名保密),作为解决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参考案例。

3.课题研究中学校依据学生心理与家长实情,设计出“教子有方”系列知识讲座材料。

4.课题研究中记录了学生成长的点滴—《心灵日记》,它不仅成为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也可以作为同龄人学习的借鉴。

5.课题研究中设计主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体相烦恼大连串》,荣获四川省第一届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其课堂实录光盘被西南大学心理学院设定为教学光碟。

6.课题研究中撰写的《体相烦恼大连串》教学反思荣获教师教育研究编辑部“2010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7.课题研究中设计主讲活动课《亲子牵手化逆反》,荣获四川省第二届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亲子牵手化逆反》教案荣获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评选一等奖。

8.课题研究中,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测和报告数据,成为了评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疏导的重要依据。

(二)课题探索了家校合作监控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三策略,形成有推广价值的操作成果

为预防我校农村初中学生的发展性心理问题长期困扰学生,演变为障碍性心理问题,我们确定了对课题实验班学生心理进行全面监控(即预防为主、观察和疏导)的措施。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种策略入手进行监控:

1.学校监控五坚持

(1)课题研究中坚持开设家庭教育课程。

(2)课题研究中坚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3)课题研究中坚持定期在双周二下午开展团体心理游戏活动,体验感悟自我价值。

(4)课题研究中坚持让学生每天写心灵日记。编撰成集附件《心路》系列。记录成长路上的喜悦和烦恼,通过笔尖渲泄情绪,书面分享交流是情感鸡汤。也通过写心灵日记,老师了解到学生的心路,及时下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课题研究中坚持师生观察心理测量并用,量化评估成为系统活动和个别辅导的依据。

2.学校—家庭监控一室一会一沟通

(1)一室:课题研究中在开设学生心理咨询室的同时也开设面对家长的“家长心理辅导咨询室”。

(2)一会:课题研究中教会家长举行“家庭主题感恩恳谈会——做自己的主人”。活动时,一名成员做主持人,一名成员做记录,场地可利用家中或其他户外活动场地。每个成员必须逐一发言,发言内容要围绕活动主题,谈两点其他成员为家庭付出的努力之处,还要谈自己两点不足的地方。以这样的活动形式最能拉近亲密关系又能消除亲情障碍,从而达到深层心灵沟通程度。

(3)一沟通:课题研究中班主任与家长持续有效沟通家访,家长要报告监测到的学生心理状态指标,以达到沟通目的和监控作用。

3.发动社区、关工委等社会力量实现监控

(1)课题研究中广泛动员社区和学校关工委老同志,对学生上网及社会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监控。

(2)课题研究中特邀家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报告团进行专题讲座。

通过以上途径,建构起“心理辅导中心──校内各教育机构(政教班团队及学校关工委)──教师──家长──学生”五级学生心理预防体系,保证了学生心理问题监控的规范化、经常化,让学生悦纳自我。探索出了一条实施家校合作监控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可操作的有效途径。

三、成果创新点

1、在全国同类农村学校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监控策略中,是率先进行家庭和学校合作的监控措施研究,收到预期的研究成效。

2、全国普遍的农村初中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由学校单方面在做,家长基本不重视,学校没有对家庭教育提出要求和指导。

3、全国农村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中,注重学习成绩和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更是空白。

本研究主要是填补了农村家庭教育中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空白,将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的监控家庭和学校合作经常化,提高到为了健全学生人格的高度,明确了具体操作途径三策略。

四、成果效果

(一)“家校合作监控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三策略”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作用

我校的“家校合作 监控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三策略”研究成果,在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对学生成长起到积极作用,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全县同类学校范围内进行了实施,都取得了预期成效。

(二)本成果的推广范围

1.本成果在市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在全市各中学校校长及课题研究人员培训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本研究成果得到市教育局领导的肯定,并要求在全市各同类学校推广应用。

2.本研究成果,也在全省范围内的其余地、市的同类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中进行了交流,具有较大影响。课题研究中,第一主研人设计主讲的心理健康活动优质课《体相烦恼大连串》课堂实录被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做为教学影像资料。对家长进行的关工委心理咨询工作室模式,受到原四川省副省长省关工委副主任李某的高度赞扬,并再次带领五地市的关工委领导前来观摩,并在四川省关工网报道,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会上,进行专门的表扬和提倡。

3.2014年,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召开的全省心理育经验交流会上,第一主研人李吉光做了经验交流。

五、问题与思考

1.改变长期以来的家教观念和以往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担当的角色,需联合社会力量。传统的家教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几千年社会和文化沉淀的结果。要想彻底改变家庭的教育理念,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全社会动员,形成一种氛围,一种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氛围,一种与时俱进、勇于探索的氛围。

2.家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家长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容易生搬硬套,总认为别人说的都是好的,最后结果却成了邯郸学步。我们呼吁家长应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参考他人意见,在实践中形成适合自己孩子的家教方式。

 

撰稿人:李吉光

审核人:刘  军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