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四届(2010年) >> 浏览文章

高中语文人性化教学研究
时间:2024年09月30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高中语文人性化教学研究

(自贡市第四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四川省荣县第一中学校

        完 成 人:代静春  申正文 龚卫廉  钟学惠 邱  文

成果来源:2004年自贡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一、成果背景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重工具,轻人文,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导致价值取向的偏离;程式化的教学和训练,泯灭了活力与个性。“高中语文人性化教学研究”,就是要遵循汉字、汉语自身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使失落的人文精神得以回归语文课堂。总目标: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性化。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及现代教学技术,改进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由突出工具性、功利性转变为以人性化为主,兼顾工具性和功利性,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更加良好的心态面对高考。

二、成果内容

(一)理论性认识成果:

1、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性化的教学内容指向语文教育的个性。即内容的广泛性和适应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2、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的人性化应该是开放而生动的情境,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应以适应学生的学为前提。

3、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式的人性化体现在:

(1)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并重;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重;

(3)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4)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学方法,课外练功夫。

(二)操作成果

1、教学方法也必须人性化。

人性化的教学方法使用的原则应该是:

第一,坚持启发式。

第二,坚持最佳组合。

第三,坚持因材施教,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的方法。

2高中语文教学讲究评价的人性化。

(三)物化成果

1)教师论文:

代静春:《春风化雨景色新》、《我们在孩子的心田播种什么》、《母亲》、《由一模作文说开去》、《学子决战岂止在战场》、《爱让生命放射光华》

申正文:《浅谈当代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高中语文人性化教学之我见》

钟学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实践》、《如何构建教师的亲和力》

邱文:《浅析青少年上风问题》、《关爱温暖心灵 激励点燃希望》

龚卫廉:《我的“迷宗拳”》

董碧君:《谈谈课前演讲》

李秀:《让人本思想走进课堂》

徐小兵:《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班级》

杨顺康:《中学生消费观》

2)教师研究课方面:

从2004年至2007年,语文组围绕“高中语文人性化教学研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课研究:申正文校长的《阿房宫赋》,邱文老师的《诗歌鉴赏》,董碧君老师的《兵车行》,童玉兰老师的《胡同文化》,袁树春老师的《解意象·品诗歌》;董碧君老师的《故都的秋》,代静春老师的《作文评析》,钟学惠老师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等。

3)学生成果方面:

在由自贡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等有关部门举办的“二十二届自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高2008级学生的论文喜获三等奖:

林莹:《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关于学生安全隐患的调查》(指导教师:代静春、张亚平、徐学全)

陈泯江:《关于中学生安全隐患问题的调查》(指导教师:代静春、张亚平、徐学全)

徐雪梅:《未成年人健康的旗帜----法律》(指导教师:代静春、张亚平、徐学全)

万小丽:《唱响新农村----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指导教师:孙晓明、张亚平)

王小丹:《关于青少年上网问题的调查》(指导教师:孙晓明、张亚平)

程瑛:《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调查》(指导教师:孙晓明、张亚平)

祝敏:《关于学校周边摆难设点问题的调查》(指导教师:樊晓慧 、张亚平、刘德才)

谢建平:《谁带走了土地的主人----关于土地荒废问题的调查》(指导教师:樊晓慧 、张亚平、刘凯)

在由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委员会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红色之旅’读书教育活动”中,以下同学文章获优秀奖:

林莹:《永远的毛泽东》(指导教师:代静春)

张晓风:《雨花台前祭英魂》(指导教师:樊晓慧)

邹培:《灵魂不容打折》(指导教师:代静春)

在四川省举办的“知荣辱、树新风”读书活动中,我校学生的文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林莹:《刻在灵魂深处的坚定》(指导教师:代静春)

张晓凤:《刻进沧桑深处的感悟》(指导教师:樊晓慧)

张芹《以史为镜》(指导教师:代静春)

黄佳艳:《绽放的红色奇葩》(指导教师:代静春)

4)实验班级效果:

实验班和对比班比较:具体说来高2006级3班、7班比同年级1、2、5、6、8、9、10班;高2007级9班、10班比同年级2、3、4、5、6、7、8班,在语文学习方面有明显的起色。

三、成果特点

富有针对性,讲究实效性,便于操作性。比如课内具体措施(1)课前5分钟说话。(2)人性化授课。做到三多:一是课型多样;二是教法多样;三是教学手段多样。

四、成果效果

课题组经过长达3年的实验和研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实验班都成为了县、校甚至省级“文明班集体”。比如高2007级10班、2006年获“四川省文明班级”光荣称号。这些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实验班的学生在各级各类的考试中成绩是最好的,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是最多的。实验班的学生长期帮扶学校周边的困难户、孤寡老人,随时利用节假日去帮他们劈柴送水,做力所能及的各种事情。

五、问题与思考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1、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人文文化底蕴。2、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激情。3、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智慧。4、教师应具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能力。5、教师应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能力。

要因材施教,就必须了解学生,研究学情,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而这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这可能是最大的难题。

 

撰稿人:龚卫廉

审稿人:刘  军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