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四环节、三策略”
(自贡市第四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沿滩教师进修学校
完 成 人:胡义华
成果来源:来源于市级课题《探究性教学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试验研究》的研究成果。
一、成果背景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上要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改变;由重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由中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倡导以探究性教学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和推进,作为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区,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由于农村学校化学实验条件差、班额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教学,是急需探索的问题。我们则提出了《探究性教学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试验研究》此课题。其目的是,促进我区化学教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进行探究性教学,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二、成果内容
经过课题组认真研究,探索出了农村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四环节、三策略”。
(一)农村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四环节”
“四环节”是指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四环节,即按如下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活动:

1.引发质疑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题目标,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或由教师从学生已有知识或生活、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与新课有紧密联系的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生疑,在他们的意识中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进而导出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在明确探索方向中激发学习动机,为下一环节的探索做好心理准备。
2.引导探索
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关键一环。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预先设计好一系列的探索步骤,指引已经初步激发起探索心态的学生分析有关材料或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前面形成的实验探究方案,边做实验,边记录实验现象、数据,掌握感性材料,发现新知识。分析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回忆以有的知识和分析有关材料(包括实物、图片、模型、阅读材料、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辅助实验等等)从而发现新知识。无论是分析有关材料还是进行实验探究,都要有目的性,都要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要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3.引导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和材料进行分析、交流讨论、归纳总结,概括出概念、规律或理论,并使之条理化或系统化。可采取小组讨论、中心发言、大家补充等形式,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引导,纠正错误,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4.巩固拓展
是对已被学生初步获取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运用和及时强化的阶段。学生进行练习讨论时,能正确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即时给予指导和评价,让教与学的双方得到及时反馈,使刚学的新知识以巩固提高,迁移发展。
(二) 农村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的“三策略”
1.根据农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在进行“引导探究”时,必须结合农村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情况出发,激发他们参与探究活动的热情。把农村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和长期农村生活的经验作为“引导探究”的切入点,科学地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2.充分利用农村乡土环境,开发化学探究性教学资源
农村化学教师应加强对农村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与能力。结合农村实际,把乡土环境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开发探究学习资源来弥补农村中学校内课程资源不足的情况。①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生产活动中涉及的化学知识,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化学调查、观测、专题研究等活动。例如:探究蔬菜大棚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调查沼气池的建造与管理;土壤pH的测定与改良;农民在不同时节化肥的施用;组织学生了解周边环境的污染状况;鉴别几种农村使用的常见化肥;测定雨水pH值等。②使用低成本的实验器材和药品。有些学校实验条件差,实验药品短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用品。如用贝壳或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废弃的饮料瓶和小药瓶作反应容器等。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3.开发多种“引导探究”渠道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实验是主要的引探途径,但是大部分农村中学实验条件较差,都采用化学实验来进行引探不容易做到。就要求农村化学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开辟多种“引导探究”的途径,更有效地进行探究性教学。①实验观察引探,其基本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或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在教师指引下按科学的方法处理所得的材料,得出结论。②利用学生已有的生产或生活经验引探,就是利用学生平时对生产实际的了解和观察到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生产原理和生活或自然界化学现象的本质,达到认知的目的。③阅读思考引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或查找到的资料,经过思考、提炼,掌握知识要点。④听讲分析引探,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思考获得结论。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校实际,以及学生的特点采用引探途径。
三、成果特点及创新点
此成果对那些实验条件比价差、班额比较大的农村学校很适用,操作简便易掌握。其创新点就是找出了适合农村初中大班额学生进行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四、成果效果
成果在全区所有学校推广,效果很好。改变了教师认为在班额较大的班级无法进行探究性教学的意识;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改变。由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加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了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全区的化学中考成绩有明显提高,近几年都高于全市平均成绩。
五、问题与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保证在45分钟的教学时段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能给学生充足的探究式学习空间,这对实验教师是挑战。
撰稿人:胡义华
审稿人:吴 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