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 监控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三策略
(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荣县旭阳镇富南学校
完 成 人:李吉光 胡小莲 肖建军 陈朝水 曹玉昆
成果来源:市级普教科研课题《家校合作 监控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
一、成果背景
学校为解决教师和家长将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混淆,错误定性,错误引导;有效防止青少年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变性心理障碍性问题;对学校教师和家长如何合作建立起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监控网络等途径进行研究。
二、成果内容
(一)认识性成果
1.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在学生成长中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一些教师和家长容易把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混淆。
3.农村初中学校怎样培养和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问题。
(二)操作性成果 课题探索出了家校合作监控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三策略
1.学校监控五坚持
(1)课题研究中坚持开设家庭教育课程。
(2)课题研究中坚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3)课题研究中坚持定期在双周二下午开展团体心理游戏活动,体验感悟自我价值。
(4)课题研究中坚持让学生每天写心灵日记。
(5)课题研究中坚持师生观察心理测量并用。
2.学校—家庭监控一室一会一沟通
(1)一室:课题研究中在开设学生心理咨询室的同时也开设面对家长的“家长心理辅导咨询室”。
(2)一会:课题研究中教会家长举行“家庭主题感恩恳谈会——做自己的主人”。
(3) 一沟通:课题研究中班主任与家长持续有效沟通家访,一学期结束,每个学生要向老师汇报做得最成功的活动并在班上交流,以校迅通形式或家访的形式及时反馈各种信息,家长要报告监测到的学生心理状态指标,以达到沟通目的和监控作用。
3.发动社区、关工委等社会力量实现监控
(1) 课题研究中广泛动员社区和学校关工委老同志,对学生上网及社会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监控。
(2)课题研究中特邀家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报告团进行专题讲座。
通过以上途径,建构起“心理辅导中心──校内各教育机构(政教班团队及学校关工委)──教师──家长──学生”五级学生心理预防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实施家校合作监控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可操作的有效途径
三、本研究成果创新点
1.本研究成果的创新点,在全国同类农村学校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监控策略中,是率先进行家庭和学校合作的监控措施研究,收到了预期的研究成效。
2.全国普遍的农村初中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由学校单方面在做,家长基本不重视,学校没有对家庭教育提出要求和指导。
3.全国农村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中,注重学习成绩和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更是空白。
本研究主要是填补了农村家庭教育中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空白,将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的监控家庭和学校合作经常化,提高到为了健全学生人格的高度,明确了具体操作途径三策略。
四、成果效果
(一)成果的推广范围
本成果在市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在全市各中学校长及课题研究人员培训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市县电视台和自贡日报进行了宣传报导,引起全市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高度关注。本研究成果得到市教育局领导的肯定,并要求在全市各同类学校推广应用。
(二)成果的实效
1.“家校合作监控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三策略”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实验组班级的50名学生在入校时,通过临床观察和心理量表SCL-90测量,6名学生有一定发展性心理问题,占12%。经过近三年的疏导,其中4名同学的临床心理问题全部有效缓解。其余两名问题学生的故事如下,一名女生小刘,幼年曾遭性侵犯,随母亲外出打工地读书,没有在我校完成学业。一名男生小龚同学,父母一次也没有来过学校接受指导,原生家庭的问题未得到改善,该生心理问题转变效果不明显。49名学生毕业,共有47名学生升入高中段学习。
2.实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三赢”
(1)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一说、二写、三运动、四转念。
(2)家长在这次课题研究中受益很多,与孩子共同成长,家长学会陪伴与倾听。
(3)老师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感知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更能欣赏他们了。
(4)学校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
五、问题与思考
由于学校和家庭对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长期的忽视,改变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改变长期以来的家教观念和以往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担当的角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全面监控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学校课题研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全社会动员,形成一种氛围,一种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氛围,一种教育要与时俱进、勇于探索的氛围。
撰稿人:李吉光
审核人:陈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