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库 >> 自贡市优秀教学成果 >> 第四届(2010年) >> 浏览文章

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四方法
时间:2024年09月30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gjks 点击:

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四方法

(自贡市第四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成单位:自贡市沿滩区沿滩幼儿园

完 成  人:卢弘、邓艳琰、李巧、巫峡、杨新莉

成果来源:来源于2004年市级科研课题《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研究》

 

一、成果背景

(一)兴趣在幼儿学习中所起的作用

1.兴趣有助于满足幼儿的基本情绪需要。

2.兴趣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3.兴趣有助于维持幼儿学习的持久性。

4.兴趣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二)沿滩幼儿园现状的思考

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考虑教育目的多,幼儿被教师的教育计划所控制、教育教学活动所束缚的问题。逐步将幼儿的需要、兴趣、爱好放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首位。

二、成果内容

操作性成果:“活动激趣”四方法

(一)“游戏活动”激趣法

游戏具有情趣性、虚构性、具体性特点,它是幼儿特有的活动,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利用每天下午开展建筑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各种富有特色的游戏活动,给予幼儿最大的自主权,根据幼儿的学习风格、特点、爱好等设计不同类型、不同难度、不同性质的活动。

操作方法:幼儿活动的“四自由”:

1.  自由选择活动材料

教师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成品的、半成品的材料或自然物进行活动。

2.  自由确定活动内容

幼儿在选好材料后,同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活动。

3.  自由选择活动难度。

幼儿可根据自己活动能力选择难度不同的活动。

4.  自由确定活动方式

实践中,大部分男孩爱好拆卸、拼装的操作活动或建构游戏;而同女孩则喜欢角色模仿或艺术表演活动。因此,即使在同一活动中,我们也注意考虑幼儿的性别差异、个体差异等,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操作形式,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需要。

(二)“操作活动”激趣法

幼儿的操作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系统的、合适的材料、学具、环境,让幼儿在亲自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获得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活动。

操作方法: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情感需要去摆放或拆卸各种东西;并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进行相应的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实践、探究、验证,获得相关经验。

(三)“随机生成活动”激趣法

随机生成活动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来确定活动的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鼓励幼儿与环境发生有意义的互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进行学习。操作方法如下:

1.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自主活动”

幼儿在与材料、同伴、教师的互动过程中,教师给与幼儿最大的自主权,使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所表现出来的是他们感兴趣的和已有经验的再现。

2.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主体验”

教师可以发现他们对生活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引导幼儿讨论、体验,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技巧。

3.  在集中教育(主题活动)中的“自主发展”

教师结合预定目标,创设环境、设计问题,诱发幼儿的生活经验,使活动既符合既定目的,又符合幼儿的认识发展水平。

(四)“实践活动”激趣法

实践活动强调儿童的亲身经历,要求幼儿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通过让幼儿参加社区实践活动以及劳动操作活动等,在“做”、“观察”、“实验”、“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操作方法:我园地处郊区,我们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种植饲养活动。

1.社区实践活动,培养勇敢精神,拓展知识面

形式多样的社区实践活动,为幼儿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参观军营,观看消防官兵 “灭火”演练;与消防官兵开展“消防知识我知道”主题教育活动;与武警中队开展“我勇敢我快乐”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2.种植饲养活动,增强劳动意识,体验劳动成果

我园为幼儿开辟了“娃娃农庄”、“动物饲养场”。坚持以幼儿种、管、收为主,通过除草、种植时令蔬菜、喂养小动物等实践活动,放手让他们充当“小农艺师”、“小饲养员”的角色,使幼儿亲身体验劳动乐趣、感受劳动的辛苦。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情绪高涨,参与性强,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成果特点或创新点

(一)采用四种激趣法,让幼儿在活动中有发现问题、探索原委的时间、空间;让幼儿有操作、实践的机会;让幼儿有畅所欲言,表达自我意愿的机会。

(二)是采用四种激趣法,可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注重激发幼儿思维、想象的空间。

(三)是采取四种激趣法,有利于关爱留守儿童,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四、成果效果

(一)提高了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性、自主性和合作性

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幼儿的参与意识、自主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加强,好奇心、探索欲得到尊重。他们乐于探究、勇于尝试、积极思考、主动交流,自主探究活动已初步构成获取知识的新途径,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动手操作及自我展现的机会,幼儿个性得到张扬,学习兴趣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参观军营;与消防官兵联欢;与武警中队开展“我勇敢我快乐”主题教育活动;参加区“老龄运动会”开幕式;区“团拜会”以及走进社区宣传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深受幼儿、家长的喜爱,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二)促进了我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改意识不断增强,教学模式、途径得到转变,业务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以科研促教学的风气正在逐渐形成。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分别向市、区献出了多节优秀的示范课和研讨课,其中市一等奖1人次、区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2人次。课题组教师认真反思教学行为,撰写的论文、教案多次在省、市、区级获奖,其中获省一等奖1篇,市级奖10篇,区级奖11篇。杨新莉的活动设计《神奇的力》发表在《当代教育》总第176期16页。卢弘、邓艳琰被评为“十五期间市优秀幼儿教师”;卢弘获 “省级骨干教师”并进入“自贡市专家库”;4名教师成为“区级骨干教师”。同时带动了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6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转变了家长的幼教观念

通过实验,使更多的家长走出了幼教误区,更多地了解了幼儿教育,有利于创办家长满意的幼儿教育,创办家长满意的幼儿园。

(四)为我园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1.推动了我园深入开展课改活动,促进了我园教育管理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2.通过实验,各教研组的教研积极性、创造型和科研意识明显增强,教研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提高。

3实验中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等,为我园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4.成功经验的推广(特别是对民办幼儿园的指导),使我园更好的发挥了示范园的辐射作用,有利于我区幼教事业的发展。

五、问题与思考

(一)教师的科研能力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还不能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经常性的反思、总结以上升到理论高度,这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

(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师对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把握的比较自如,而其他教师有运用的意识,但效果不理想,这说明这些理念和方法还没有内化为教师的自觉性行为,有待进一步加强培训。

(三)如何建立评价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机制,是我们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撰稿人:邓艳琰

审核人:黄晓玲






 
 
  • 主办单位: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地址:自贡市自流井区汇兴路2号  邮编:643000
  • Copyright © 2015-2023 www.zgjk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6006048号-7